1.血海穴,是足太陰脾經的一個普通腧穴,位于股前區,髕底內側端上2寸,股內側肌隆起處,在股骨內上髁上緣,股內側肌中間;有股動、靜脈肌支;布有股前皮神經及股神經肌支。主治婦科病,血熱性皮膚病,膝股內側痛。操作方法為直刺1~1.5寸。
2.定位:屈膝,在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上2寸,當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取穴:正坐屈膝位,在髕骨內上緣上2寸,當股內側肌突起中點處取穴;或正坐屈膝,醫生面對病人,用手掌按在病人膝蓋骨上,掌心對準膝蓋骨頂端,拇指向內側,當拇指尖所到之處是穴。
3.功用:理血活血,調經統血,健脾化濕。婦產科系統疾病:崩漏,閉經,月經不調,功能性子宮出血,子宮內膜炎
4.皮膚病:丹毒,癮疹,濕疹,蕁麻疹,皮膚瘙癢癥,神經性皮炎;其它:睪丸炎,貧血,下肢潰瘍,膝關節炎。
5.主穴:關元、血海、三陰交。配穴:實熱者,配太沖或行間、期門;虛熱者,配太溪;氣虛者,配足三里、脾俞、氣海;月經量多者,配隱白。方解:關元屬任脈穴,為調理沖任的要穴,血海清瀉血分之熱,三陰交調理肝脾腎,為調經之要穴,諸穴相配,沖任調和,經血按時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