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多汗屬于產褥期常見現象,一般與疾病無直接關聯。生理性褥汗多由分娩后激素波動及代謝調整引發,若伴隨發熱或乏力則需排除感染或貧血等病理因素。
分娩后皮膚排泄功能增強導致體液排出,孕期積累的水分通過汗液加速代謝,該過程屬于正常恢復機制。雌激素驟降促使血管舒張,自主神經功能暫時紊亂可能引起潮熱多汗,通常在產后1-2周逐漸緩解。體溫調節中樞重新適應非孕狀態需時間,環境溫度過高或過度保暖會加劇癥狀。甲狀腺功能異常、結核感染或電解質失衡可能引發異常出汗,需結合血紅蛋白、甲狀腺激素等檢測鑒別。
建議穿著透氣棉質衣物,保持室溫22-24℃。每日飲水量增加至2000-2500毫升,適量補充含鉀食物如香蕉、紫菜。出汗后及時擦干避免受涼,若出現心悸、持續低熱或頭暈需就診婦產科。哺乳期用藥需嚴格遵循醫囑,禁用含偽麻黃堿的復方感冒制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