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虛濕熱在生活中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癥狀,中醫認為引起這種病原因分為內因和外陰,那么脾虛濕熱到底是由什么所引起。
一、中醫認為脾虛濕熱的形成原因
脾有運化水濕的功能,當脾虛后,最常見的癥狀就是濕的代謝失調,也就是說濕氣代謝不出,留滯體內,形成濕邪而致病。臨床上所謂的濕盛,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水濕,它有外濕和內濕的區分。
(1)外濕是由于氣候潮濕或涉水淋雨或居室潮濕,使外來水濕入侵人體而引起;內濕是一種病理產物,常與消化功能有關。中醫認為脾有運化水濕的功能,若體虛消化不良或暴飲暴食,吃過多油膩、甜食,則脾就不能正常運化而使水濕內停;且脾虛的人也易招來外濕的入侵,外濕也常因阻脾胃使濕從內生,所以兩者是既獨立又關聯的。
(2)內濕是一種病理產物,常因臟腑正常功能失調所致。消化不良,暴飲暴食,食用過多油膩、甘甜、厚味的食物,就會加重臟腑負擔,位于中焦脾胃肝膽最易受損,特別是脾最易受濕困,脾不能正常運化進而使機體“水濕內停”。外濕是由于氣候潮濕或居住環境潮濕,外來水濕入侵人體而引起的。外濕束縛體表,脾運化功能受阻或脾運不健,水濕滯留,致使濕從內生。因此濕與脾臟的關系最為密切。
二、脾虛濕熱與痘痘的關系
脾虛濕盛的人面部會長痘痘。久之會導致面部粗糙的,會很早的出現黃褐斑。
中醫認為濕熱是導致痘痘的主要原因。常見有上焦濕熱、中焦濕熱、下焦濕熱,濕熱是機體代謝過程中失調而出現的病證,是反映在人體外在的一種表現,不是一種疾病。濕熱有內生和感受外濕之分。只要大家不貪油炸辛辣食品就對了。對面部的你痘痘不要考慮太多,因為你用中藥和飲食加自我穴位按摩就會好的。按摩合谷、太沖、太溪等。
三、脾虛長痘如何食療
“內傷脾胃,則萬病叢生”,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故享健康、養五臟始于健脾。脾臟好比人體消化的保姆,所以要想提高保姆的服務品質就必須減少保姆的工作量,即減少進食總量。此外,脾虛的朋友一定要忌食性寒生冷的食物,尤其冷飲冰激淋等而應多食薏米、玉米、蓮子、扁豆、芡實、山藥等健脾利濕的食材。找有經驗的中醫師對癥調理內環境才是根治痘痘的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