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草烏分布在我國東北、西北等地區,它是一種常見的中草藥,它含有烏頭堿,具有治療疾病的作用,但是作為個人來說,是不能使用這種藥材的,如果用藥不當會造成比較強的毒副作用,甚至對生命安全造成極大的威脅,它具有疏經通絡的作用,經常用于治療風濕和類風濕性的疾病。
生草烏的功效和作用
1、生草烏的富含物質
北烏頭的塊根含總生物堿 0.70~1.3%。烏頭的塊根含總生物堿為0.82~1.56%。 北烏頭及烏頭均含劇毒的雙酯類生物堿: 中烏頭堿, 次烏頭堿及烏頭堿, 一般以中烏頭堿或次烏頭堿為主要成分。最近證明北草烏中尚含北草烏堿為一新生物堿。
2、生烏頭的藥理作用
草烏生藥制劑、 烏頭堿、次烏頭堿對用電刺激鼠尾法或熱板法引起的疼痛反應, 均有鎮痛作用, 烏頭總生物堿對因熱引起的兔耳腫脹, 小鼠實驗性腹膜炎均具有抗炎作用。 臨床上將草烏制成每 2ml含總生物堿 2mg的注射液, 肌肉注射 或用制草烏與其它藥物配伍, 治療風濕性關節炎、 腰腿痛、 神經疼痛等。烏頭堿對皮膚粘膜的感覺神經末梢產生刺激作用, 有癢、熱感,然后抑制而呈局部麻醉作用。
3.1、主要功能
烏頭為散寒止痛要藥,既可祛經絡之寒,又可散臟腑之寒。然其有大毒,用之宜慎。
3.2、適應癥
烏頭能散經絡之寒而止痛,適用于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如烏頭湯治歷節病,散臟腑之寒而止痛,適用于寒邪所致心腹疼痛,如第九篇烏頭赤石脂丸治心痛,第十篇赤丸治腹滿痛,大烏頭煎、烏頭桂枝湯治寒疝腹痛。
生草烏的副作用
1、用量過大烏頭分川烏、草烏。草烏毒性更大。烏頭因采集時間,炮制、煎煮時間不同,中毒劑量差別很大。川烏中毒可見口舌及全身發麻、惡心嘔吐、胸悶、痙攣、呼吸困難、血壓下降、體溫不升、心律紊亂、神志不清、昏迷,以至循環、呼吸衰竭而死亡。草烏中毒癥狀與川烏基本相同。烏頭類中毒量個體差異很大,有人僅煎服川烏6克,亦有僅服草烏1克即引起中毒。2、未經炮制烏頭毒性大,故必須經過炮制才可內服,內服處方上也應寫明制烏頭或制川烏、制草烏。未經炮制服用,很少量即可引起中毒。3、配伍不當前人認為烏頭不宜與貝母、白芨、半夏、瓜蔞同用。另外,臨床有烏頭與麻黃同用引起中毒的報道。4、煎煮時間太短烏頭久煎或新近采用的高壓蒸制,能減少毒性。如病情需加大烏頭用量,更宜久煎。煎煮時間過短易致中毒。烏頭切忌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