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熱下注是濕邪夾熱隨腎經、膀胱經下注于下焦而出現的一系列癥狀,治療藥物以清熱利濕為主,需要根據癥候辯證論治:
1.如果濕熱下注于大腸,腸腑運化失司,出現大便臭穢、便秘、里急后重、大便稀溏、色黃、凝滯不爽,可口服三黃片;
2.若濕邪下注膀胱,往往伴隨尿道刺激癥,如尿頻、尿急、尿痛,此時可以口服八正片、龍膽瀉肝片、萆薢分清丸等;
3.若濕熱郁積于帶脈,帶脈失約出現帶下顏色偏黃、質地粘稠、異味,此外月經提前、量偏多等,可選用婦可靖、金帶寧等治療;
4.如果濕熱下注肝經,男子容易出現陰囊潮濕、破潰,女性容易出現外陰瘙癢或異味,可以選擇龍膽瀉肝丸;
5.濕熱下注腎經,心腎不交癥狀,如口腔潰瘍、腰膝酸軟、遺精夢交、腰腹沉重、躁煩、小便黃赤,可用六味地黃丸、牛黃解毒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