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熱時可以外敷的中藥主要是以清熱涼血類中藥為主,如海桐皮、落石藤、忍冬藤、虎杖、大黃、雞血藤、赤芍、蘇木,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打粉,用水調成勻糊狀涂抹在發熱部位,如局部關節、腹股溝、額頭等,散熱比較快的地方。全身性疾病造成的發熱,還需要區分是虛熱還是實熱,此時內服和外用中藥相結合好一些,如果是實熱建議用白虎湯,外敷藥物石膏、蘆根、花粉、石斛等清熱生津的中藥;如果是虛熱可以用補中益氣湯,同時可以外敷的中藥,如青蒿、鱉甲、知母、赤芍、地骨皮等一些清虛熱的中藥。 發熱是全身性疾病的一種癥狀,如果發熱超過了38.5℃需要口服非甾體類解熱鎮痛劑,如布洛芬顆粒進行退燒治療,積極治療原發病才能讓發熱癥狀徹底消失。如果低熱狀態,或者關節疼痛造成的局部紅腫熱痛狀態,可以外敷一些中藥來暫時緩解癥狀,不過這種辦法只能作為輔助治療手段,不能去除病根。
人一天要喝多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