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踝關節扭傷時,患者對自身情況要有正確的認識。扭傷的分級不同,處理的方式也不一樣,患者應該去找專業醫生檢查,切莫延誤治療。一般來說,腳踝扭傷最常引起內、外側韌帶損傷,以維持關節的穩定性,其中外側副韌帶損傷最常見。
腳傷主要應遵循“POLICE”原則,具體指保護(Protect)、適當的負重(Optimalloading)、冰敷(Ice)、加壓包扎(Compression)、抬高患肢(Elevation)。
踝關節扭傷扭傷防護是指保護踝關節,使其不會再次受到傷害,更多的是采取局部制動保護,推薦專門的踝關節扭傷保護支具,可以防止踝關節側向活動,而不影響踝關節的屈伸活動。適度負重”是近幾年新推出的新理念,即在醫生專業指導下,在正確的保護下,逐步進行負重訓練。
冰敷是指在24~48小時內敷上冰塊,敷在患處10~20分鐘,一天3次以上,注意不要直接敷在患處。「壓迫關節」指的是將受傷的踝關節用彈性繃帶包裹,適當壓迫以減輕腫脹,一般在24小時至48小時內進行。患肢抬高是將患肢抬高至心臟位置,以增加靜脈和淋巴回流,減輕腫脹,促進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