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到困難、麻煩事,每個人都會產生焦慮情緒。有時候焦慮也許沒有什么大問題,但是長時間的焦慮可不是很好,長時間的焦慮可能會導致睡眠質量下降,身體出問題,嚴重的可能還會得抑郁癥。誰也不能小看焦慮,如果你發現自己長期處于焦慮狀態,那你可要留心了。焦慮的治療除了心靈溝通,一般都是用藥物來控制!下面就為大家總結幾種抗焦慮藥物。
1.抗焦慮藥是一種主要用于緩解焦慮和緊張的藥物。主要包括苯二氮類,包括利眠寧,安定及其衍生物。該藥物治療效果好,安全性高,副作用小,兼有抗癲癇、抗焦慮、松弛肌緊張、鎮靜安眠等作用,臨床應用最廣泛。
2.用來減輕各種原因引起的焦慮和緊張,如精神科的各種類型的神經癥、抑郁癥、腦外傷、腦動脈硬化和其他器質性精神病;內科高血壓和甲狀腺功能亢進;婦女的前期和絕經期;抗精神病藥物引起的焦慮反應;壓力狀態,如手術前后、特殊或意外事件后。藥物口服后很快吸收,主要在肝內代謝,由尿排出。盡管這類藥物的藥理作用和療效相似,但其使用方法卻不盡相同。如果患者在睡覺前服用安定作用時間長,通常每天用藥1~2次,一般情況下,作用時間較短,可以改善夜間睡眠,控制白天出現焦慮癥狀;此外,作用時間短,如去甲羥基安定、阿普唑侖等,每日需給藥3~4次;氟安定及硝基安定等因具有較好的安眠作用,可作為安眠藥使用,每晚睡前服1次。
3.該藥物長期使用可產生依賴性,一般不宜超過6周。停用時要慢慢減量,以免出現失眠、頭痛、煩躁、興奮、惡心、嘔吐、肌肉疼痛或抽搐等戒斷反應,嚴重者會出現癲癇發作或出現急性興奮。這種藥物相對安全,即使有大量藥物也很少引起嚴重中毒或死亡。其副作用較輕,主要表現為困倦、頭昏、眩暈,劑量過高會引起震顫、共濟失調,出現出汗、暈眩、呼吸急促、心跳過快、身體發冷發熱、手腳冰涼或發熱、胃部難受、大小便過頻、喉頭有阻塞感。有時候會影響反應時間和協調動作,影響行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