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液和唾液、胃腸液、血液等一樣都屬于人體的體液,但唯有精液的氣味最為顯著。精液不像其他體液那樣單純,它是一種混合液。精液中除了精子以外,其他精漿成分由前列腺液、附睪液、精囊液和尿道、輸精管的多種分泌物組成。
正常精液的氣味是由一種稱為精氨的化學物質經氧化以后散發出來的,很像栗子花的氣味。精氨是前列腺分泌物所含的多種重要成分之一。精氨的氧化必須有精囊液的參與,經直腸按摩取得的前列腺液,則一般不帶有自然射精精液的氣味。
可見,正常射精精液的氣味來自前列腺,但在精囊液的參與下才散發出來的。精液缺乏這種特殊氣味常常表示前列腺功能損害,許多前列腺患者的精液常常嗅不到這種氣味。
至于精液的特殊氣味有什么生理意義,據推測可能與性欲和性行為有關。在低等動物中,兩性性活動與性選擇的信息主要依靠氣味來傳遞;許多哺乳動物在發情期中都會散發某種特殊氣味,以吸引異性同類。
至于精液的氣味不必消除它,也消除不了它。愛干凈自然是對的,但如果把性行為和精液等現為“骯臟”的事物,顯然是一種陳腐的觀念。另外告誡愛清潔的人,過多使用除臭劑或香水等“身外物”,將會使你喪失自然體味的性魅力。
精液過多也是病
如果數次未排精,或精液量少于1.5毫升,即為精液過少癥。說明可能有生殖系統感染、結核病、淋病、睪丸功能異常、內分泌紊亂、尿道狹窄等疾病。而一次排精量超過8毫升,則稱為精液過多,往往由精囊炎癥和垂體促性腺激素分泌亢進所導致。
精液量異常和疾病有關
正常男性每次射出的精液量為2—7毫升。自慰頻繁或性生活過頻,都可能導致排精時精液量變少、變稀。還有一些精液過少,可能是由睪丸功能異常、內分泌紊亂、精囊前列腺疾病或尿道狹窄造成的,應去就醫并接受治療。
而排精量過多,如超過7毫升以上,也是一種病態,大多由精囊炎癥所引起。
遺精應該如何預防?造成遺精的原因主要是大腦皮層的抑制過程減弱性,中樞興奮性增強,在有有關性方面的刺激時,??沙霈F遺精。內褲過緊、包皮垢刺激等可導致反射性遺精,包皮龜頭炎、尿道、前列腺、精囊等部位的炎癥等均可能出現遺精,但大多數是由于缺乏性知識,對性產生了很多誤解,而且觀看黃色書刊、錄像等造成陰莖勃起并射精。
有這樣一則故事:古代有個皇帝縱欲無度,皇后苦勸無效后便嚇唬他說:“人一生所能排出的精液量大約是4斗。用完最后一滴精液,就會流出一顆珠子,上面寫著‘沒了’,以后就再也不能同房了?!被实勐犃朔浅:ε?,再也不敢像以前那樣貪戀女色。
雖然這只是一個故事,但現實生活中卻有許多這樣膽小的“皇帝”。他們相信“一滴精,十滴血”的說法。甚至還有人認為精液可以養顏、治病。其實這都是缺乏性健康知識而產生的謬論。性生活中,很多人都錯誤地認為,精液越多就說明性功能越好。其實,男性性功能多與年齡、雄性激素和雌激素水平、體力和精神狀態等因素有關,與精液量沒有直接的關聯。
專家指出,正常男性的精液中,精漿占95%以上,精子占1%。精漿的主要成分是水,占90%以上,其他成分有脂肪、蛋白質顆粒和無機鹽等,與血漿成分大同小異。成熟的精子平日貯存在精囊和附睪管,即使不排出體外,也會自然老化、死亡,最后被酶消化掉,因而不存在“丟精傷元氣”的說法,更不是高營養物質或良藥。
男性正常精液標準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所規定的正常精液標準,男性的一次排精量應在2毫升─7毫升之間,
精液的簡單檢測
男性大多了解一些簡單的自我檢測方法,以觀察精液的性狀。正常的精液為弱堿性,有特殊腥味,呈灰白色或乳白色,含有灰白色凝塊;排出體外約10—20分鐘后,凝塊自行液化,變成半透明、混濁的稀薄黏液。
若節欲時間較長的人,其精液呈淡黃色,也較黏稠;若出現鮮紅色、暗紅色,則提示可能有炎癥或生殖道損傷。有時夫妻分居一段時間,相聚后性愛頻繁且激烈,精囊的壓力短時間內降到最低,也會出現暗紅色精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