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許多人都會用中藥來調理身體或者治療疾病,但是熬中藥至少要熬兩次,第一次是加冷水,第二次要加冷水,這樣可以讓藥物中的有效成分更好地析出。
中醫有許多病癥,可以用中藥治療,不過中藥沒有西藥吃起來方便,直接買來吃,中藥常常要先熬煮。 熬制中藥時一次就完了,至少要熬兩次,第二次要加水,再熬的時候要加水嗎? 一、用第二次開水煮沸或冷水來熬中藥,這是一種比較傳統的做法,在煮第二次的時候可以加冷水。 煮煮前,通常要將中藥泡在冷水中一段時間,這樣有利于藥效成分的析出。 第一煎煮完成后,需將汁液倒掉,然后加入適量冷水繼續熬制。 二、煮中藥的幾個步驟1.用冷水煮成中藥前,首先要準備好大小適中的砂鍋,然后將所有的中藥倒入砂鍋中,再加適量涼水浸泡定。 一般情況下,滋補類中藥浸泡時間比較長,大約40分鐘左右。 2.將頭部放入已浸過中藥的砂鍋置于火上,先開大火燒,水開后改為小火慢慢熬制,一般要用30分鐘左右的時間才能熬制,一般情況下要用30分鐘左右的時間來熬制,這樣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3.二煎將第一次熬制的藥液全部倒出來,然后濾渣留在藥渣中,再加冷水繼續熬煮,第二次加的水是火燒,第二次加藥時,要用小火煮,第二次要用大火燒,再用小火熬煮,比第一次要少10分鐘,第二次要用大火燒。 4.熬制好的藥液分兩次服用后,要在一天之內服完,但不要一次一次喝完,要分次服用,一般要分2~3次,若要分兩次吃,要分兩回,如果要分三次吃,那就在每頓飯中分吃一次,然后在睡前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