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被當作香辛蔬菜使用,泡茶用的是干燥后的根莖。姜可溫暖胃部,幫助食物的吸收,抑制惡心感,據說嚼姜片比任何藥物更能防止暈車。
烏梅是薔薇科落葉喬木梅的成熟果實,經過煙火熏制而成。由于烏梅味酸,除了適宜夏季與砂糖煎水做成酸梅湯飲料以清涼解暑,生津止渴外,特別適用于虛熱口渴,胃呆食少,胃酸缺乏,消化不良,以及慢性痢疾腸炎的人食用,尤其是慢性萎縮性胃炎胃酸分泌過少的患者。正如《隨息居飲食食譜》所載:“梅,酸溫,溫膽生津,孕婦多嗜之。”益氣養血生津,健脾益胃和中。
姜茶烏梅粥具有溫中散寒,殺菌止痢的功效。適用于細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
姜茶烏梅粥的功效:
一、胃酸缺乏
烏梅組方對慢性萎縮性胃炎所致的胃酸缺乏、食欲不振等癥有很好的療效。方用烏梅、木瓜、白芍、沙參、黃芪、太子參、莪術、綠萼梅、生麥芽、丹參、甘草,水煎服,
二、皮膚瘙癢
烏梅能潤膚止癢、抗過敏,對血虛風燥所致的皮膚瘙癢、癮疹、頑癬等有很好的止癢作用。方用烏梅、生地黃、當歸、赤芍、蟬蛻、益母草、川芎、白鮮皮、徐長卿,
三、糖尿病血糖不降
烏梅、五味子、炙僵蠶各等分研末為丸,血糖、尿糖可顯著下降。
四、神經衰弱
烏梅有除煩清熱之功效,用于神經衰弱的治療效果顯著。方用烏梅、制附子、細辛、肉桂、黃連、琥珀、黨參、干姜、茯苓、當歸、酸棗仁、龍骨、牡蠣、大棗,水煎服。
五、慢性腎炎
烏梅有助腎小管上皮再生,增強腎小管重吸收功能,可改善腎臟血液循環,促進腎臟功能恢復,對慢性腎炎引起的血尿、蛋白尿有效。方用烏梅炭、蟬蛻各6g,辨證加入其他中藥,如玉屏風散合六味地黃湯等,水煎服。
姜茶烏梅粥的做法:
原料:綠茶5克,生姜,烏梅肉,粳米,紅糖適量。
制法:將綠茶、生姜、烏梅肉加水適量煎煮,取汁去渣,再加粳米煮粥,粥將熟時調入紅糖,即成。
用法:溫熱服。
姜茶烏梅粥在對慢性腎炎、神經衰弱和糖尿病等癥的治療上都是有一定的效果的,而身上有上述癥狀存在的患者,也可在日常生活中多學習制作姜茶烏梅粥的做法,從而自己經常制作該款食物對身體進行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