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皰疹病是一種傳染性極強的疾病,發病原因是皰疹病毒的感染。那么龜皰疹是如何診斷的呢?龜皰疹病該如何治療呢?
病因:
龜皰疹病是一種傳染性極強的疾病,發病原因是皰疹病毒的感染。皰疹病毒家族的成員是傳染病的代表者,它可以影響許多動物,從無脊椎動物到靈長類。這些雙鏈DNA病毒分為3個亞科,分別名為alhpa,beta,
gamma皰疹病毒。樣本分別是皰疹單一病毒(HSV1-alpha),人巨細胞病毒(HCMV-beta),和埃-巴二氏病毒(EBV-gamma)。
皰疹病的診斷:
龜感染皰疹病的臨床表現初期是閉眼昏睡,食欲減退或者不進食,中期口鼻出現白色鼻涕狀粘液,口腔內粘膜出現潰瘍,這時如果用棉簽刮,可以刮出潰瘍的白色粘膜,但很快又會分泌出。中后期病龜眼睛開始分泌白色粘液,最終包裹住整個眼睛,體質迅速下降,消瘦,幾天之后病龜因衰竭死亡,
而且同池的龜也會迅速出現這樣的情況,傳染力極強,只要一只出現癥狀,同池的龜基本無一幸免。解剖病龜時可發現龜的內臟充血,肝臟受損壞死。胃腸內充滿白色絮狀物質。由于其表觀最明顯是口腔潰爛,因而龜患皰疹病初期往往被人誤診為“口腔炎”而延誤治療時機。皰疹病也特別容易感染剛出殼不久的幼體,一旦感染,死亡率是100%。
在發病機理中,水溫是關鍵因素。很多情況是龜苗經過一段低溫期后出現這些癥狀,經常被認為是感冒。
治療:
龜皰疹病至今尚未有有效的治愈方法,即使進行治療,治愈率最多也就是50%,治愈的龜主要還是要靠其自身的免疫力來抵抗。由于是病毒型的感染,抗生素類藥物基本效果不明顯,只能抑制一些并發癥的情況。發現病龜后應立即進行隔離治療,避免病菌感染,治療時要給病龜一個合適的溫度,
28-30度為宜。皰疹病可以使用阿昔洛韋進行治療,如果仍舊有食欲,可以繼續喂食,提高自身免疫力是最好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