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龍肝,中草藥名稱。為經很多年用柴草熏燒而結為的灶心土。具備彭中活血,止嘔,治腹瀉之作用。用以陰虛內熱失血過多,嘔吐,泄瀉。那麼伏龍肝的別稱是啥?伏龍肝別名藥品名又叫什么名字?下邊我為您詳解。
一、伏龍肝別稱
特異別稱生產灶心土,釜下土,灶心黃土層,灶中黃土層,釜月夜土,灶中原,釜月土。
特異商品名生產伏龍肝。以塊大調勻、色紅褐、橫斷面細致、質稍軟者為宜。
特異藥方名生產伏龍肝,灶心土。
特異性味歸經生產辛,微溫。歸脾、肝膽經。
特異作用主冶生產彭中活血,止嘔,治腹瀉。主冶性子陰虛內熱,不可以統.引發的嘔血、衄血、便血、月經崩漏等流血證;中焦虛寒,胃失和降引發的嘔吐及妊娠嘔吐;脾虛久瀉。
特異使用量生產30~60克。成袋先煎。或用100~200克煎湯代水。
二、中藥材形狀
為不規律小塊。橘黃色或淡褐色。表層有刀切痕。體輕,質偏硬,用手指甲可刻畫成痕,橫斷面軟細,色稍深,顯顆粒,并有蜂巢狀小圓孔。具煙薰氣,味淡。有吸水性。以塊大齊整、色紅褐、斷面罩蜂巢狀小圓孔、質軟細者為宜。
三、藥用價值
鴿灌服伏龍肝煎劑3g/kg,每天2次,連服2天,對靜注洋地黃酊引發嘔吐可使嘔吐頻次降低,嘔吐的替伏期無改變。對去水鎮靜劑造成的狗嘔吐則失效。
四、中藥炮制
(1)、收集生產加工
在拆灶時將灶心燒結為的半月形土塊取下,去除四周黑焦一部分及殘渣,取管理中心紅黃色者當藥。用煤火烤者則不供藥用價值。
(2)、中藥炮制方式
《雷公炮炙論》:“細研,以長石水掠過二遍,令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