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沙眼衣原體,大家首先會想到的就是沙眼,這是我們最常見到的沙眼衣原體,一旦患上沙眼,就會經常流淚,最明顯的特征就是內眼皮里邊有和沙粒大小的小紅疙瘩,使患者的眼睛很不舒服。沙眼具有很強的傳染性,一般會通過接觸傳染,因此,沙眼患者一定要在生活細節上注意,不要把沙眼傳給周圍的人。
沙眼衣原體不只是可以引起沙眼,還會導致泌尿生殖器感染和性病。對于沙眼衣原體,目前還沒有很好的預防方法,疫苗也正在研究之中。搞好個人衛生,注意不要隨便性生活,是可以有效的減少沙眼衣原體感染的,下邊概括一下容易引起的疾病。
沙眼:由衣原體沙眼生物變種A、B、Ba、C血清型引起。主要經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即眼-眼或眼-手-眼的途經傳播。當沙眼衣原體感染眼結膜上皮細胞后,在其中增殖并在胞漿內形成散在型、帽型、桑椹型或填塞型包涵體。該病發病緩慢,早期出現眼瞼結膜急性或亞急性炎癥,表現流淚、有粘液膿性分泌物、結膜充血等癥狀與體征。后期移行為慢性,出現結膜瘢痕、眼瞼內翻、倒睫、角膜血管翳引起的角膜損害,以致影響視力,最后導致失明。據統計沙眼居致盲病因的首位。1956年中國學者湯飛凡等人用雞胚卵黃囊接種法,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地分離出沙眼衣原體,從而促進了有關原體的研究。
包涵體包膜炎:由沙眼生物變種D-K血清型引起。包括嬰兒及成人兩種。前者系嬰兒經產道感染,引起急性化膿性結膜炎(包涵體膿漏眼),不侵犯角膜,能自愈。成人感染可因兩性接觸,經手至眼的的途徑或者來自污染的游泳池水,引起濾泡性結膜炎又稱游泳池結膜炎。病變類似沙眼,但不出現角膜血管翳,亦無結膜瘢痕形成,一般經數周或數月痊愈,無后遺癥。
泌尿生殖道感染:經性接觸傳播,由沙眼生物變種D-K血清型引起。男性多表現為尿道炎,不經治療可緩解,但多數轉變成慢性,周期性加重,并可合并副睪炎、直腸炎等。女性能引起尿道炎、宮頸炎等,輸卵管炎是較嚴重并發癥。該血清型有時也能引起沙眼衣原體性肺炎。
性病淋巴肉芽腫:由沙眼衣原體LGV生物變種引起。LGV要通過兩性接觸傳播,是一種性病。男性侵犯腹股溝淋巴結,引起化膿性淋巴結炎和慢性淋巴肉芽腫。女性可侵犯會陰、肛門、直腸,出現會陰,肛門,直腸組織狹窄。
以上概括了沙眼衣原體容易引起的疾病,希望能幫助你更好地認識沙眼衣原體的危害。無論是感染了哪一種由沙眼衣原體引起的疾病,都必須及時的治療,不及時治療,任由病情惡化,后果是很嚴重的,一定要重視起來。對于沙眼患者來說,是最常見的疾病,單獨使用毛巾等個人洗漱用品,盡量不要傳給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