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膜炎這種疾病其實剛開始的癥狀表現并不是那么明顯的,而且現在也沒有特別明顯的治療方法,甚至是沒有什么特效藥物,所以說在發作期間的時候為了緩解患者的癥狀表現,就只能是針對性的進行緩解的,可以短暫的去控制住患者的病情發展,必要的時候可以使用一些中藥材來治療。
本病尚無特效治療。纖維蛋白溶解藥、氯化奎寧、硫唑嘌呤、環磷酰胺等有一定療效。在急性炎癥期或有高熱等情況下,糖皮質激素潑尼松每天40—60mg和非甾體抗炎藥有明顯效果。對癥處理,可用激素控制炎癥急性過程,但當體溫下降,結節消退,停藥后常有復發。
如果患者還有其它自身免疫病,首先應積極正確治療已有的免疫病,可以用激素控制急性癥狀,繼之用中藥及免疫調節劑進行全身治療,針對本病易復發的特點,在治療過程中亦應給予防復發治療。
1.臨床特征:
(1)好發于青壯年女性;
(2)以反復發作與成批出現的皮下結節為特征,結節消退后局部皮膚出現程度不等的凹陷和色素沉著;
(3)常伴發熱、關節痛與肌痛等全身癥狀;
(4)當病變侵犯內臟脂肪組織,視受累部位不同,出現不同癥狀。內臟廣泛受累者,可出現多臟器功能衰竭、大出血或并發感染。
2.病理診斷:
皮膚結節活檢,其組織病理學改變是診斷的主要依據,它可分為三期:
(1)第一期(急性炎癥期):在小葉內脂肪組織變性壞死,有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和組織細胞浸潤,部分伴有血管炎改變。
(2)第二期(吞噬期):在變性壞死的脂肪組織中有大量巨噬細胞浸潤,吞噬變性的脂肪細胞,形成具有特征性的"泡沫細胞"。
(3)第三期(纖維化期):泡沫細胞大量減少或消失,被纖維母細胞取代;炎癥反應被纖維組織取代,最后形成纖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