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粑粑是一種傳統的南方小吃,相傳在清明節前的寒食節,人們就會制青蒿粑粑來代替米飯,傳到現在,寒食節沒有了,但是青蒿粑粑卻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青蒿粑粑主要是用青蒿汁和糯米粉制成,里面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弄一些餡,成品是草綠色的,看著很有食欲。今天教大家兩個青蒿粑粑的做法及注意事項。
一、做法
主料: 糯米面、艾蒿汁
餡料:竹筍、肉末、雪菜、或豆沙
1、糯米粉倒入容器中
2、再倒入艾蒿汁
3、混合均勻
4、另取個容器,放入澄粉(也可以用粘米粉)
5、再加入開水攪拌成團
6、將糯米粉面團和澄粉面團放在一起
7、揉均勻后,再放一勺豬油
8、再揉成團即可。如果有些沾,可以在案板上撒些澄粉
9、然后將綠色面團分成10份
10、包的時候不要著急,慢慢地用手推上去,和做月餅的手法一致
11、包好后,青團表面是光滑的
12、將青團放在涂過油的蒸籠上,或者放在硅油紙上
13、冷水上鍋,蒸10分鐘即可
二、注意事項
1、春季,采下質嫩味鮮的蒿葉尖,然后將其洗凈;臘肉切成丁,放在一旁備用。
2、用開水將蒿葉焯一下(去苦味),過冷水沖涼,擰干(以此法除去大量的墨綠色汁水和細毛,這樣做出來的蒿子粑粑就不會太黑)。也可將蒿葉以洗凈后鍾子或鵝卵石沖碎,直至流出蒿草汁,再將錘好的蒿草放入裝用清水的臉盆中,淘凈撈出。
3、將蒿葉切的碎,與臘肉丁一起同早先準備好的米粉均勻拌勻,和水,調入少許鹽攪拌。蒿葉不能放太多,以三四蒿葉成比八九成米面最好,然后加溫水捏成圓形扁扁的蒿子粑粑。
4、蒿子粑粑可炸可蒸,味道都十分好。并炸至邊緣泛出金黃色即可,外面的皮香酥無比,里面的味道很綿長,清香撲鼻,回味無窮,讓人愛不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