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聽新聞說到有人適用自制豆腐乳之后中毒了。這其實是一件很新奇的事情,因為自家制作的豆腐乳,無論怎么樣,食材肯定都是挑的比較好的,又怎么可能有毒呢?其實這并不是來自于食物的毒,而是豆腐在制作過程中因為發酵等原因產生了一種“天然毒”,正是這種天然毒導致了中毒。接下來就詳細介紹一下這種“天然毒”。
導致中毒的罪魁禍首都叫做“肉毒素”。這種毒素是肉毒桿菌分泌的,毒性比砒霜和氰化鉀還要高得多。
肉毒桿菌在自然界中天然存在,它會產生能夠耐熱的孢子。孢子很頑強,通常的加熱煮沸并不足以殺死。在無氧和室溫下,孢子長成細菌,就能產生毒素。一般而言,中毒癥狀在12至36個小時之間出現,不過也有短至4個小時,或長達8天之后才出現癥狀的。
肉毒素中毒后,會出現視力模糊、看見雙影、眼瞼下垂、吞咽困難、口齒不清、肌肉無力等癥狀。如果不能及時確診對對癥治療,可能導致死亡。即使確診救治,也需要注射抗毒素并進行重癥監護,所以開銷很大。
如何防范肉毒素中毒?
肉毒素中毒后果很嚴重,不過好在防范并不算困難。肉毒桿菌的孢子要產生毒素,需要兩個條件:
1、 隔絕氧氣。
2、 常溫(一般在15到57°C之間)。
防范肉毒素中毒,有以下手段:
1、如果把食物及時保存在冰箱中,那么即使是有肉毒桿菌孢子,也不會產生肉毒素。
2、在常溫下保存的食物,如果是酸度高(pH在4.6以下),肉毒桿菌孢子也不能存活。所以,如果食物的pH值低于4.6并經過煮沸,再密封保存,也不會產生肉毒素。
3、中性或者低酸性的食物,那么即使煮沸也不能完全殺滅孢子。這樣的食物想要室溫保存,需要密封并且在在高壓鍋里加熱到120°C以上,并且保持20~30分鐘的時間。
最后,總結強調一下:
肉毒桿菌污染和肉毒素產生,只是食物中可能產生的“天然毒”中的一種。不同的致病細菌和毒素,生長特性和毒素性質各不相同。防范這些“天然毒素”,需要在食物的制作保存中遵循科學指導下的衛生操作,不要以為“自制的食品就安全”。尤其是涉及發酵、腌制的食品,很容易出現污染,如果缺乏科學指導,或者不熟悉長期經驗形成的制作工藝,就不要想當然地去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