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求不高可以考慮用老抽代替
醬油被分為“生抽”和“老抽”等,這種說法又從何而來?答案是來自于我國廣東等地區,“抽”字來源于醬油的傳統釀造工藝——原料在醬缸中發酵,醬油原汁會慢慢滲出,因為醬缸不能傾倒,所以就要把原液“抽”出來。
“生抽”和“老抽”中的“抽”字,其實就是抽水的抽。生抽可直接蘸料入口,老抽需燒熟后再食用從醬缸中被抽出后,醬油就開始有所區分。一部分醬油在經過簡單處理后即可使用,這就是生抽。另一部分則添加了焦糖色,再經過特殊工藝使得顏色更濃,這就是老抽。
一般來說,生抽更多地被用作炒菜時的調味、拌涼菜以及蘸料。而老抽的顏色更深,所以一般被用于需要增色上色的紅燒類菜肴。在我國的部分地區,醬油并沒有生抽和老抽的區分,在燒紅燒肉時會加入焦糖調色,如果使用老抽的話,就相當于工廠代為執行了加焦糖這一工序。
除了生抽和老抽外,我國不同地區對不同種類的醬油也有其他的稱呼。僅上海地區就有生醬油和熟醬油、紅醬油和白醬油等區分的方法,這些不同的稱謂有時會讓人摸不著頭腦。例如“白醬油”,指的實際上是生抽,顏色還是醬色而不是白色。“熟醬油”指的也是“生”抽,因為其可以被直接作為蘸料入口,所以就被認為是“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