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和拔罐配合使用,一般先刮痧后拔罐,然后再進行刮痧,前者比較常用。
首先在選定的部位(穴位)皮膚上涂抹適量的刮痧拔罐潤膚油或潤膚乳,用水牛角刮痧板刮,如與走罐手法配合,刮擦皮膚的時間應略短,皮膚出現(xiàn)紅色即可在其部位走罐。
如需配合留罐手法,則可將刮罐時間稍延長一點,等到皮膚出現(xiàn)紅、紫或紫黑色,再實行留罐手法,留罐的部位可為穴位。
當然,如果是病灶部位的皮膚,在刮痧后出現(xiàn)紅或紫黑的明顯癥狀,就可以先用手觸摸,如果皮膚下感覺有明顯的硬節(jié)或條索狀物,同時在壓迫的時候,就會感到酸麻脹痛等。
專家提醒,在病灶部位拔罐對疏通經(jīng)絡氣血、調節(jié)臟腑功能有明顯的作用。
此方法廣泛用于頸椎病、肩周炎、腰椎間盤突出癥、腰肌勞損、坐骨神經(jīng)痛、哮喘、膝關節(jié)疼痛和屈伸不利、高血壓、痤瘡等病癥,都有明顯的效果。
刮痧按摩法
刮痧與按摩有效配合使用,主要有:先刮痧后按摩和先按摩后刮痧。刮痧法先按摩后用針法,即先按所選的部位進行各種手法的按摩治療,然后再用刮痧治療,以此增強按摩效果。
刮痧后先用刮痧法,是指在皮膚出現(xiàn)紫、黑斑、皮下結節(jié)后,通過刮痧(用刮痧),在有明顯的紫紅黑斑或結節(jié)處進行按摩,主要是為了解結消灶,促進瘀斑吸收,增加刮痧療效。此方法廣泛應用于臨床多種病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