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刮痧
是我國傳統的自然療法之一,它以“通則不痛,痛則不通”為理論指導,通過刮痧來起到透出瘀血的效用。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中醫刮痧可以治療5種常見病。一、頭痛頭痛是臨床常見癥狀,發于各種急、慢性疾病,如感冒、高血壓、頸椎病、發熱性疾病、顱內、五官等疾病均可導致。多為風邪襲入經絡,肝陽上亢,氣血虧損以及淤血阻絡。神經性頭痛系長期焦慮、緊張和疲勞;偏頭痛是顱腦血管神經功能紊亂所致。頭痛往往伴隨惡心、嘔吐、冷汗、面色蒼白等。經絡刮痧:頭部:以頭頂(督脈:百會穴)為中心,分別向前(至前額神庭穴)、至后后發際邊凹處(膀胱經:天柱穴)、左、右刮拭(至太陽穴)
二、高熱可見于多種疾病,如病毒、細菌感染引起,發熱在38c左右或以上者,主要表現為體溫高,怕冷、咳嗽、面赤、煩躁不安等。陰虛癥多引發。經絡刮痧:頭部:兩眉間(任脈:印堂穴),鼻下(督脈:人中穴),十指尖(十宣)放血;頸部:頸椎下第七棘突下(督脈:大椎穴)、肺腧;背部:脊椎兩側(督脈--華佗夾脊穴),第二胸椎旁開兩指(膀胱經:風門穴);上肢:手臂外側屈肘處:(大腸經:曲池穴),左右手拇、食指交叉拇指.
三、肩周炎肩周炎又稱漏肩風、五十肩、凍結肩。其主要表現為:疼痛——早期呈陣發性疼痛,常因天氣變化及勞累而誘發,以后逐漸發展到持續性疼痛,晝輕夜重,不能向患側側臥。功能活動受限——肩關節各向的主動和被動活動均受限。特別是當肩關節外展時,出現典型的“扛肩”現象。例如,梳頭、穿衣等動作均難以完成。嚴重時,屈肘時手摸不到肩。日久可以發生肌肉萎縮,出現肩峰突起、上臂上舉不便、后伸不利等癥狀,本病好發于50歲.
四、疲勞綜合癥飲食不周,睡眠不足,體力消耗過多,身體長期勞累;煩躁,抑郁,心理壓力過大引發的身心疲憊癥狀。無器質性病變的亞健康狀態。經絡刮痧:頭部:以頭頂(百會穴)為中心,分別向前(至前額)、后(至天柱穴)、左、右刮拭(分別至太陽、風池穴);肩部:雙側肩周部(從上向下至肩井穴);背部:胸椎、腰椎及兩側(督脈、膀胱經);足部:足跗外側:(膀胱經:京骨穴)
五、感冒感冒是呼吸道常見疾病,四季均可發生。主要由于患者免疫功能下降,衛外功能減弱而導致風寒、風熱、暑濕外感。常見有頭痛、四肢酸痛、發熱、畏寒、乏力、鼻塞、流涕、咳嗽。部分患者還伴有食欲差、惡心、腹瀉、嘔吐等癥狀。經絡刮痧:頭部:以頭頂(督脈:百會穴)為中心,分別向前(至前額神庭穴)、后至枕骨凹處(膽經:風池穴)、左、右刮拭(至太陽穴);胸部:(咳嗽)--由內而外(任脈:天突至中府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