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刺性乳癰是中醫學上的病癥名詞,是發生在女性身上的一種比較嚴重的乳房疾病,一般青春期前的女性都不會有這種疾病,過了青春期就有患病的可能,患者的乳頭會有腫塊,乳頭會有溢液等,那么針對這種疾病有哪些中醫治療方法呢?
粉刺性乳癰的中醫治療:
處理原則
以內治為主,以內治為主。發現乳頭溢液的原因,適當對癥治療,是很有必要的。乳房腫塊未成膿時,促其消散。如果是化膿成漏管者,可以配合外治治療。
1.肝經郁滯
特點:乳頭凹陷,乳暈部結塊、紅腫疼痛;伴發熱,頭痛,大便干結,尿黃;舌質黃膩,脈弦或滑數。
治療方法:疏肝清熱,活血消腫。
代表:柴胡清肝湯加白花蛇舌草、山楂。
常見的藥物有:川芎、當歸、白芍、生地黃、柴胡、黃芩、山梔、天花粉、防風、連翹、甘草等。
2.正虛邪滯
主證:膿腫自潰或切開后久不收口,膿水淋漓形成乳漏,時愈時發,局部有僵硬腫塊;舌質淡紅或紅,舌苔薄黃,脈弦。
治療方法:扶正托里。
藥方:托里消毒散加減。
常見的藥物有:人參、黃耆(拌炒)、當歸、川芎、白術(炒)、白術、茯苓、金銀花、白芷、甘草等。
轉歸預后
該病病程較長,若病情較輕,早期診斷、治療,一般預后良好。如果病情嚴重,病程可長達數月或數年。
相關性檢驗
1.乳腺X線鉬靶攝片:乳暈下區有均勻致密的腫塊,邊緣不清,形狀不規則,偶爾可見片狀鈣化灶。
2.乳頭溢液涂片:膿血和乳汁樣溢液涂片片中可見大量白細胞、吞噬細胞、組織細胞、淋巴細胞及漿細胞,腺上皮細胞可因炎癥而發生形態變化。
3.乳腺腫塊細針穿刺抽吸細胞檢查:多種細胞混雜,漿細胞較多,還有其它炎性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