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移位常會導致女性出現腰酸背痛,肛門墜痛或者白帶增多以及痛經等這些問題,有的還會對女性的生育造成影響,可能會引發不孕,所以也應該注意科學的治療。
一、癥狀
子宮過度前傾或后傾的現象。子宮正常的位置為前傾位,即子宮底朝向恥骨,宮頸與宮體之間形成120°~150°的鈍角。大約80%婦女子宮呈前傾位,20%呈后傾位,有癥狀者僅5%以下。子宮后傾后屈位是最常見的移位,其次為前傾前屈。多數人無癥狀,后傾后屈者有少數人有腰背酸楚、肛門墜脹、痛經、白帶過多,嚴重的可有不孕。婦科檢查即可確診。無癥狀者不需治療,每日膝胸臥位可自然復位。有癥狀者可行手法復位后放入子宮托保持子宮前傾位置。如合并其他病癥應針對病因治療。子宮過度前屈多為先天性病變,宮體較小而宮頸細長,宮體與宮頸之間夾角小于90°,偶爾可引起痛經或不孕。治療可用宮頸擴張器擴張宮頸管及女性激素人工周期療法。
二、治療方法主要分手術和藥物兩大類,根據病人年齡、病情輕重和有沒有生育要求等綜合考慮,因人而異。
一、藥物治療:適用于病情較輕、卵巢巧克力囊腫不大者。療程一般為6-9個月。若作為手術前后的輔助治療,療程可縮短為3-6個月。
二、手術治療:最早用于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治療,至今仍然是主要手段之一。治療主要適合于病情較重或疼痛嚴重而藥物治療無效者;
(一)保守性手術:僅切除內膜異位病灶,保留卵巢和子宮。適用于年輕、想保存生育機能者,特別是采用藥物治療無效者,術后大約50%-60%能懷孕。剖腹手術適用于粘連廣泛,病灶巨大,特別是有巨大的卵巢巧克力囊腫患者。
(二)半根治性手術:切除異位病灶的同時切除子宮,至少要保留部分卵巢。適用于已生育、年齡在35歲以上、疼痛頑固或同時伴有子宮病變者,半根治性手術可根治痛經,術后異位癥復發的機會很少。
(三)根治性手術:切除雙側附件及子宮,可根治子宮內膜異位癥,適用于更年期婦女;近年來,廣泛開展陰式切除手術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通過陰道,切除異位病灶及整個子宮,免除患者做開腹手術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