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檢查
1、周圍血象:中度以上鉛中毒可有紅細胞和血紅蛋白減少、紅細胞嗜多染、點彩紅細胞增加,檢查熒光紅細胞為鉛中毒早期診斷有價值的方法之一,其標準是:1%以下為正常,超過2%~10%為輕度增加,超過10%為高,但非特異診斷法。
2.鉛測定:血鉛測定值一般達1.93μmol/L(30~50μg/dl)即有診斷意義。但因鉛離開血液較快,故此項檢查僅在急性中毒診斷時價值較大。一般兒童血鉛超過600μg/L,可出現明顯的神經系統損害的癥狀和體征;若血鉛水平持續高于400μg/L,即可有不同程度的神經系統損害。尿鉛測定可作診斷參考,正常上限值為0.08mg/L。關于爽身粉的鉛檢查,可加少許醋酸,再滴1%碘化鉀溶液,如出現金黃色,即為含有鉛。
3.驅鉛試驗:對有鉛接觸史而無明顯癥狀的病兒,尿鉛測定正常,可作驅鉛試驗。一般用依地酸鈣(CaEDTA)500mg/m2單次肌注,收集其后8h的尿,測尿鉛,若對于所注入的每mg依地酸鈣之尿鉛排出量大于1μg,則提示患者血鉛濃度超過550μg/L。
4.卟啉測定:尿糞卟啉定量法較可靠,其正常值上限為<0.15mg/L。Benson和Chisolm設計的尿糞卟啉定性試驗比較簡單,可檢出血鉛量超過1mg/L的病兒。紅細胞原卟啉明顯增加(正常值<400μg/L紅細胞或<3μg/g血紅蛋白)。
5.紅細胞δ-氨基乙酰丙酸脫氫酶(δ-ALAD)和尿δ-氨基乙酰丙酸(δ-ALA)的檢測:只作為研究大氣中鉛污染的指標,不適合作鉛中毒的診斷指標。我國現訂尿δ-ALA的正常上限為6mg/L,排出量增加與鉛中毒程度明顯相關,其對鉛中毒的診斷價值與尿糞卟啉大致相似。
6.腦脊液檢查:腦脊液壓力可高達58.8~78.4kPa(600~800mmH2O),蛋白量高,白細胞正常,偶達0.03×109/L(30/mm3),多數為淋巴細胞,糖正常。
7.X線檢查:患兒長骨干骺端出現密度增加,呈一白色帶,比佝僂病恢復期所見者寬大而顯著。鉍、磷大量沉著于骨端,亦能出現同樣的白影,但很少見。
8.其他檢查:患兒糞便偶見鮮血或潛血,是由于大量鉛質刺激腸道所致。此外血糖往往增加。
9. 兒童鉛中毒的診斷和分級主要依照血鉛水平:
Ⅰ、血鉛<99微克/升,相對安全(已有胚胎發育毒性,孕婦易流產);
Ⅱ、血鉛100~199微克/升,血紅素代謝受影響,神經傳導速度下降;
Ⅲ、血鉛200~499微克/升,鐵鋅鈣代謝受影響,出現缺鈣、缺鋅、血紅蛋白合成障礙,可有免疫力低下、學習困難、注意力不集中、智商水平下降或體格生長遲緩等癥狀;
Ⅳ、血鉛500~699微克/升,可出現性格多變、易激怒、多動癥、攻擊性行為、運動失調、視力和聽力下降、不明原因腹痛、貧血和心律失常等中毒癥狀;
Ⅴ、血鉛≥700微克/升,可導致腎功能損害、鉛性腦病(頭痛、驚厥、昏迷等)甚至死亡。
對于Ⅱ以下鉛中毒兒童,以健康教育,環境干預和特殊飲食調衡為主。Ⅱ~Ⅲ必須在醫生指導下以國家認定驅鉛食品做驅鉛治療,才能使鉛中毒兒童盡快康復。Ⅳ~Ⅴ應在于48小時內復查血鉛,如獲證實,應立即予以驅鉛治療,同時進行染鉛原因的追查與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