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肝炎綜合征檢查
1.體檢
肝脾腫大,尿色較深,大便由黃轉淡黃,亦可能發白。
2.實驗室檢查
1)血,尿膽紅素:
總膽紅素一般低于171μmol/L(10mg/dl),結合膽紅素與未結合膽紅素均增高,以前者為主,絮狀濁度試驗早期變化不明顯,尿膽元陽性,尿膽紅素根據膽管阻塞程度可呈陽性或陰性反應。
2)酶學改變:
谷丙轉氨酶(ALT)升高程度不一,低者可僅略高出正常值,高者可>200U,多數臨床好轉后,ALT下降,部分病兒則臨床好轉而ALT反比原來升高,然后再下降。
3)甲胎球蛋白測定:
正常新生兒甲胎蛋白陽性,約至生后1個月時轉陰,如用定量法,則仍在正常值以上,新生兒肝炎患嬰則滿月甲胎蛋白仍陽性(可能為新生肝細胞的作用),且可持續達5~6個月之久,如用定量法動態觀察之,則可見其隨著病情的好轉而下降,若甲胎蛋白不下降,臨床癥狀緩解,可能為肝臟嚴重損害到不能再生的程度,示病情嚴重。
4)病原學檢測:
對患兒胎糞,外耳道,結膜,鼻咽或羊水取標本涂片,革蘭染色找細菌,血液乙型肝炎病毒標志,CMV,單純皰疹,風疹,弓形蟲抗體(IgG和IgM)及2周后血清對比,其他如尿液細菌培養,CMV培養,母親“TORCH”抗體檢查等。
3.輔助檢查
肝膽超聲影像,膽道閃爍掃描,十二指腸液顏色分析及核素計數,對有淡黃色或土色糞便的患兒與膽道閃爍掃描同步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