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病發病與兩種基因突變有關 一是加壓素2型受體基因突變(性連鎖隱性遺傳),位于X染色體q27-28,已經發現了60多種變異方式。二是水通道-2基因突變,為常染色體顯性或隱性遺傳,編碼基因位于常染色體12q13。
2.尿液檢查 尿比重低于1.005,尿滲量低于200mOsm/(kg·H2O),給以溶質利尿,亦只能達到280~300mOsm/(kg·H2O)。
3.血液檢查 可有高鈉血癥、高氯血癥等。血鈉>150mmol/L,晚期NPN和肌酐可增高。血腎功能及電解質檢查 如有腎臟受累,可有不同程度的腎功能異常。尿崩癥者通常尿常規正常,尿糖陰性,血鈉正常或稍高。
測定血漿滲量和(或)血鈉濃度:在自由攝水情況下測定基礎血漿滲量和(或)血清鈉離子濃度,如果分別大于295mOsm/(kg·H2O)或143mmol/L,可排除精神性煩渴癥,診斷過程直接進入第(3)步,以區別診斷CDI和NDI。在血糖和尿素氮升高時,測定血清鈉濃度更為準確。
4.ADH測定 中樞性尿崩癥者血中ADH濃度降低,由于測定方法比較復雜,特異性及靈敏度都不高,故需通過動態觀察。血循環中ADH濃度一般在10μU/ml。
如奪水試驗引起尿液濃縮,則精神性煩渴癥、部分性NDI及不完全性CDI都有可能。這時必須在奪水試驗結束時,測定血漿ADH水平、血漿滲量及尿滲量,并與血清ADH-血清滲量或血清ADH-尿滲量關系曲線對照,前者有助于區別精神性煩渴癥與CDI;后者有助于區別部分性與完全性NDI。如果血清滲量尚不足以區別正常與異常ADH反應[>295mOsm/(kg·H2O)],則以0.1mg/(kg·min)速度滴注3%氯化鈉2h,重復測定血漿滲量與ADH水平。禁水試驗診斷尿崩癥時,有25%左右的患者仍不能明確診斷。鑒別診斷的難點在精神性煩渴癥與部分性CDI的區別。單次血清ADH測定不能完全區分上述兩種情況。
注射ADH水劑0.01U/kg,在2h內每30分鐘留尿1次。如果最高尿滲量比試驗前增加50%以上,則CDI診斷成立;如果達不到上述標準,再給予0.05U/kg ADH水劑,以區別部分性與完全性NDI。
5.1-脫氨-8-右旋-精氨酸加壓素試驗:如果測定血清ADH有困難,患者住院試驗性給予1-脫氨-8-右旋-精氨酸加壓素(1-desamino-8-d-arginine vasopressin)25?g,每12小時1次,療程為2天,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如多尿多飲糾正,且不發生低鈉血癥,CDI診斷成立。如果多尿好轉,多飲無變化,或發生水中毒的表現,極有可能是精神性煩渴癥,立即停止上述治療,測定ADH,明確診斷。如果ADH治療后多尿和多飲都不改善,則為NDI。在某些患者更大劑量的ADH治療可以區別完全性與不完全性NDI。
6.尿崩癥特殊實驗室檢查
(1)禁水試驗(water-deprivation test):主要用于鑒定尿崩癥和精神性煩渴。于早晨8時開始,試驗前先排尿,測體重、尿量、尿比重及尿滲透壓,測血鈉和血漿滲透壓。于1h內給飲水20ml/kg,隨后禁飲6~8h,每1小時收集一次尿,測尿量、尿比重及尿滲透壓,共收集6次,試驗結束時采血測血鈉及血漿滲透壓。如果病人排尿甚多,雖然禁飲還不到6h,而體重已較原來下降3%~5%,或血壓明顯下降,立即停止試驗。正常人禁水后不出現嚴重的脫水癥狀,血滲透壓變化不大,尿量明顯減少,尿比重超過1.015,尿滲透壓超過800mmol/L,尿滲透壓與血漿滲透壓比率大于2.5;完全性尿崩癥病人尿量無明顯減少,比重<1.010,尿滲透壓<280mmol/L,血漿滲透壓>300mmol/L,尿滲透壓低于血滲透壓;而部分性尿崩癥血漿滲透壓最高值<300mmol/L;若尿比重最高達1.015以上,尿滲透壓達300mmol/L,或尿滲透壓與血滲透壓比率大于等于2,則提示ADH分泌量正常,為精神性煩渴。
(2)禁飲結合加壓素試驗:用于中樞性尿崩癥與腎性尿崩癥的鑒別。先禁水,每小時收集尿一次,測尿比重及滲透壓。待連續兩次尿滲透壓的差<30mmol/L時,注射水溶性加壓素0.1U/kg,注射后每1小時測定尿比重或尿滲透壓,連續2~4次。正常人注射加壓素后,尿滲透壓不能較禁飲后再升高,少數增高不超過5%。有時還稍降低,中樞性尿崩癥者禁飲后,尿滲透壓不能顯著升高,但在注射加壓素后,尿滲透壓升高,且超過血漿滲透壓,尿量明顯減少,比重達1.015以上甚至1.020,尿滲透壓達300mmol/L以上;部分性中樞性尿崩癥病人,禁飲后尿滲透壓能夠升高,可超過血漿滲透壓,注射加壓素后,尿滲透壓可進一步升高;如用加壓素后反應不良,尿量及比重、尿滲透壓無明顯變化,可診斷為腎性尿崩癥。
頭顱MRI檢查,可了解下丘腦和垂體的形態改變,排除顱內腫瘤。同時有侏儒癥者可發現垂體容量變小,必要時需定期重復頭顱MRI檢查。頭顱MRI神經垂體被破壞后,圖像中神經垂體的亮點消失。一般尿崩癥者其神經垂體高信號區消失。
7. B超、影像學等各種檢查可發現羊水過多,出生后有腎積水、輸尿管積水、膀胱擴張等。腦X線片檢查、CT檢查可發現腦組織鈣化,腦電圖有異常波或癇樣放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