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尿崩癥者應積極尋找病因、觀察是否存在垂體其他激素缺乏。
1.血管加壓素不適當分泌綜合征(syndrome of inapproprite antidiuretic hormone,SIADH) SIADH在兒童常是醫源性的。有些由于輸液不當,輸入低張液過多。SIADH可發生于顱內病變如腦膜炎,腦腫瘤,頭部創傷等。兒童結核性腦膜炎是可出現AVP分泌增多伴低鈉血癥,預示病情嚴重和預后不良。當下丘腦和垂體術后的第二期可出現AVP分泌增多。兒童用dDAVP治療中樞性尿崩癥或遺尿時藥物過量亦可發生。其他較少見的原因可見于肺部疾患,肺阻塞疾病,機械高壓通氣和一些藥物如卡嗎西平及化療藥物。
SIADH的主要臨床表現為中樞神經系統癥狀,如嘔吐,頭疼等,早期開始可有疲乏。主要由于腎水重吸收過多引起水潴留,體液容量過大,水中毒和低鈉血癥,血漿滲透壓降低,同時排出高滲性尿和尿排鈉增多。當SIADH是慢性發生低血鈉時多無明顯癥狀,血Na<120mmol/L。如果不適當的輸入低張液使血鈉較快的低于130mOsm/kg時,會發生驚厥和昏迷,特別小年齡兒童,患兒腎功能正常。
2.腎性尿崩癥 腎性尿崩癥是由于AVP抵抗,有遺傳性和獲得性,遺傳性患病較少而病情較重,且兒童比成人多見。
(1)先天性X連鎖腎性尿崩癥:為顯性遺傳,多為男孩發病。本病為AVP V2受體基因突變。V2受體是在腎臟激活腺苷環化酶,其受體的缺陷為G蛋白-α單位的異常。由于AVP抵抗腎臟產生大量低滲性尿液,尿滲透壓常在50~100mOsm/kg。本病常在出生后斷奶時發生癥狀,有明顯的多飲多尿,渴感難以滿足,出現發熱,嘔吐和脫水,常容易誤診為感染?;純簩幵革嬎豢铣愿邿崃抗腆w食物。如未能及時診斷和治療,患兒出現生長障礙。喂水不足經常反復發生脫水,引起不同程度的智能落后。X線顱骨片常可見到額葉及基底節鈣化。發生鈣化的原因除與嚴重脫水有關外,還可能由于AVP抵抗,血中AVP濃度增高,AVP的V1和V3受體正常,通過一些獨特的作用引起腦鈣化。較大兒童因夜間尿多而自動減少食物的攝入,導致營養不良引起生長障礙。另外由于長期大量飲水和排出大量尿液,可發生不明顯的腎盂及輸尿管積水和膀胱擴張。
(2)先天性常染色體隱性遺傳腎性尿崩癥:本病為腎小管上皮細胞主管水通道的蛋白質中aquaporin-2基因突變。這種突變損傷管腔膜對水的滲透性,使腎小管內的濾過液不能重吸收,引起多尿。曾報告一例aquapolin-2突變患者尿中aquaporin-2增多。測尿中aquaporin-2可用于與中樞性尿崩癥的鑒別。
(3)獲得性尿崩癥:比較常見,多是由于鋰或四環素影響AVP刺激cAMP的作用,接受鋰治療者約50%可損傷尿濃縮功能,10%~20%發展為臨床尿崩癥,并常伴有腎小球濾過率減低。鋰可能損傷AVP刺激腺苷環化酶產生,使aquaporin基因mRAN在腎集合管的表達,產生多尿。
四環素用于治療使腎小管上皮細胞水轉運功能被抑制。其他多囊腎,鐮狀細胞病也損傷腎濃縮功能。蛋白質和鈉攝入減少亦可引起腎髓質張力減低發生尿崩癥。
3.精神性煩渴癥與CDI的臨床特點
(1)精神性煩渴癥:以女性多見,常有精神因素。尿量多變,夜尿增多不如白晝。可伴其他神經官能癥主訴。長期強迫水化可使腎皮-髓質的滲量梯度被洗脫,ADH作用于腎小管后雖然水通道開放,但腎間質內無高滲狀態存在,水不能吸收,尿液依然濃縮障礙,造成鑒別診斷上的困難。
(2)CDI:是指下丘腦或(和)垂體病變引起ADH分泌釋放不足,臨床特征是在有多尿多飲的同時,生理性ADH分泌刺激因子不能引起適當的ADH分泌與釋放。
鑒別診斷步驟
(1)測定血漿滲量和(或)血鈉濃度:在自由攝水情況下測定基礎血漿滲量和(或)血清鈉離子濃度,如果分別大于295mOsm/(kg·H2O)或143mmol/L,可排除精神性煩渴癥,診斷過程直接進入第(3)步,以區別診斷CDI和NDI。在血糖和尿素氮升高時,測定血清鈉濃度更為準確。
(2)奪水試驗:基礎血漿滲量和鈉濃度不增高者,先進行奪水試驗,如果在體重下降5%,血漿滲量和血清鈉濃度升高到295mOsm/(kg·H2O)或143mmoL/L、尿液濃縮,則精神性煩渴癥診斷成立;如血、滲量和血清鈉濃度不能達到上述標準,尿液不能濃縮,診斷程序進入第(3)步。
(3)注射ADH水劑:0.01U/kg,在2h內每30分鐘留尿1次。如果最高尿滲量比試驗前增加50%以上,則CDI診斷成立;如果達不到上述標準,再給予0.05U/kg ADH水劑,以區別部分性與完全性NDI。
(4)測定ADH、血漿及尿滲量:如奪水試驗引起尿液濃縮,則精神性煩渴癥、部分性NDI及不完全性CDI都有可能。這時必須在奪水試驗結束時,測定血漿ADH水平、血漿滲量及尿滲量,并與血清ADH-血清滲量或血清ADH-尿滲量關系曲線對照,前者有助于區別精神性煩渴癥與CDI;后者有助于區別部分性與完全性NDI。如果血清滲量尚不足以區別正常與異常ADH反應[>295mOsm/(kg·H2O)],則以0.1mg/(kg·min)速度滴注3%氯化鈉2h,重復測定血漿滲量與ADH水平。禁水試驗診斷尿崩癥時,有25%左右的患者仍不能明確診斷。鑒別診斷的難點在精神性煩渴癥與部分性CDI的區別。單次血清ADH測定不能完全區分上述兩種情況。
(5)1-脫氨-8-右旋-精氨酸加壓素試驗:如果測定血清ADH有困難,患者住院試驗性給予1-脫氨-8-右旋-精氨酸加壓素(1-desamino-8-d-arginine vasopressin)25?g,每12小時1次,療程為2天,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如多尿多飲糾正,且不發生低鈉血癥,CDI診斷成立。如果多尿好轉,多飲無變化,或發生水中毒的表現,極有可能是精神性煩渴癥,立即停止上述治療,測定ADH,明確診斷。如果ADH治療后多尿和多飲都不改善,則為NDI。在某些患者更大劑量的ADH治療可以區別完全性與不完全性NDI。
(6)測定尿AQP2:Kanno等研究了測定尿液中AQP2對NDI診斷的意義。結果顯示AQP2的可溶性成分及結合成分都可在尿中測定。正常人從禁水狀態轉為水負荷后,尿中AQP2顯著下降,給予去氨基加壓素后,尿AQP2顯著增加。CDI患者給予ADH后的反應與正常人相同,但NDI患者則沒有這種反應。所以他們認為,尿AQP2測定可用于診斷腎臟對ADH的反應性。值得注意的是,有時精神性煩渴癥、CDI及NDI可以并存,這增加了鑒別診斷的復雜性。Posner等報道1例鋰鹽引起NDI的患者伴發一過性CDI。Sone等報道1例50歲的患者,精神性煩渴癥引起腎臟皮質-髓質滲量梯度洗脫,并發一過性N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