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鑒別
1.繼發性血小板增多癥
可見于生理性和病理性兩大類。生理性見于運動后和分娩時或注射腎上腺素后。病理性可見于各種急、慢性感染,慢性失血后,惡性腫瘤,外傷手術、脾切除后,結締組織病,結核,腎上腺機能亢進等。其特點為血小板計數小于1000×109/L,少見出血及微血管栓塞表現,脾臟一般不腫大,同時在短期內即恢復。
本病與其他骨髓增殖性疾病的鑒別:真性紅細胞增多癥在紅細胞增多和紅細胞容量增高時易于鑒別,在缺鐵時血容量增高不明顯而血小板顯著升高時可用鐵劑治療使典型真性紅細胞增多癥的特征出現。慢性粒細胞白血病伴有血小板顯著增多時有時不易與本病鑒別,但Ph染色體或bcr/abl融合基因的檢查足以區別。原發性骨髓纖維化脾大顯著、存在典型的髓外造血,血涂片出現幼稚粒細胞和幼稚紅細胞,骨髓病理存在廣泛膠原纖維。骨髓增殖性疾病存在特征性區別,鑒別不難,偶爾有些病例表現為難以鑒別的“重疊”綜合征。
本病需排除繼發性血小板增多癥。
2.其他骨髓增殖性疾病
主要應與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癥、骨髓纖維化等加以鑒別。慢性粒細胞白血病以外周血及骨髓中見到各階段幼稚粒細胞及嗜堿性粒細胞增多為主,可見ph1染色體,脾大明顯;真性紅細胞增多癥以紅系細胞增多較為明顯,血紅蛋白增多,男性>180g/L,女性>170g/L;骨髓纖維化則是骨髓發生彌漫性纖維組織和骨髓增生伴髓外造血的一種骨髓增生性疾病,主要表現為脾腫大及貧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