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ADA是一種氨基水解酶,參與嘌呤代謝過程,催化腺嘌呤核苷脫氨基變成肌苷。肌苷在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NP)作用下轉化為次黃嘌呤,次黃嘌呤在次黃嘌呤鳥嘌呤磷酸核糖轉化酶(HGPRT)作用下轉變為磷酸肌苷或轉化為尿酸排泄。編碼ADA的基因位于第20號染色體長臂。大多數患兒ADA突變僅為CpG二核苷酸CT點突變,整個基因或部分基因缺失僅見于少數病例。
二、發病機制
ADA缺乏患者的脫氧腺苷和脫氧三磷酸腺苷等毒性中間代謝產物的堆積損傷淋巴細胞,能在4天內溶解T細胞和B細胞。殘留ADA活性的程度與其臨床表現的嚴重程度以及脫氧腺苷和脫氧三磷酸腺苷等毒性中間代謝產物的堆積成反比。盡管所有細胞都有ADA和PNP,但不同的細胞其濃度差異很大。該兩酶缺陷主要影響淋巴細胞。脫氧腺苷主要來自代謝快的細胞,如上皮細胞和淋巴細胞,三磷酸腺苷(ATP)的分解和細胞死亡是提供腺苷的主要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