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下午,中國民用航空局航空器適航審定司在京向中國石化頒發了1
號生物航煤技術標準規定項目批準書(CTSOA)
,這標志著備受國內外關注的國產1號生物航煤正式獲得適航批準,并可投入商業使用。生物航煤
以植物油脂、餐飲廢油
、動物脂肪等可再生資源為原料生產。本次審定意味著中國生物航煤行業實現了從無到有的突破,中國石化由此成為國內首家擁有自主生物航煤生產技術且具有批量生產能力的企業,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掌握生物航煤自主研發生產技術的企業之一。去年4月,中石化1號生物航煤試飛已獲成功。下一步,
民航局
還將繼續完善替代燃料等航油管理規章和程序,完善適航審定體系和生物航煤適航驗證平臺,鼓勵市場對外開放。對于中國石化,取得適航證僅僅是第一步,今后還將繼續進行生物航煤的研發和應用。研究多種原料和技術路線,保證原材料的多元化,并逐步降低生產成本,推動生物航煤的商業應用,通過持續地考驗,積累更多運行和使用經驗。全球生物航空燃料發展現狀
生物航煤
是以可再生資源為原料生產的航空煤油,與傳統石油基航空煤油相比,具有很好地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作用。一些歐美國家從2008年開始,廣泛開展了生物噴氣燃料的示范飛行,2011年開始進行生物噴氣燃料的商業飛行。
這些生物燃料
主要以椰子油、棕櫚油、麻風子油、亞麻油、海藻油、餐飲廢油、動物脂肪等為原料生產。2008年至2011年,
新西蘭航空公司
、美國大陸航空公司、日本航空公司、墨西哥航空公司、荷蘭航空公司等多家航空公司在大型客機上對生物質航煤比例小于50%的航煤油品進行過飛行測試。2011年4月起,
德國漢莎航空公司
在一架往返于法蘭克福與漢堡的空客A321型客機上使用生物混合燃料。荷蘭航空公司采用餐飲廢油提煉生物燃料,并從2011年9月起啟用使用生物燃料的客機。英國湯普森航空公司2011年10月成功推出由英國機場始發的“餐飲廢油航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