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醫診斷中,舌診是一個重要指標。根據中醫理論,觀其舌色可知疾病之性質,正氣之虛實,舌苔可辨邪氣之淺,胃氣之存亡;再審其潤燥,則可驗六淫之變,則可辨邪氣之淺。
陽虛舌象
陽虛的舌象和血虛很相似,不同的是,陽虛的人舌苔是白色,舌質很淡,舌頭不紅,看起來比較“蒼老”;而血虛的舌象淡白,看起來比較淡。
陽虛的人,當陽虛程度較輕,體內濕氣重,所以舌體唾液比較多,中醫叫“舌苔水滑”;當陽虛程度比較重時,津液不能蒸騰而上,反而會口干舌燥。
血虛舌象
若舌緣顏色較淡,說明有輕微的血虛。如舌苔不多,通過舌苔可以看到舌質顏色非常淺,甚至有些透明的感覺,就是典型的血虛。
陰虛舌象
如未得外感,但舌頭苔薄或無苔,舌質紅潤,有此舌象的人基本可以斷定是陰虛體質。舌苔薄或無舌苔(萎縮)也是陰虛的表現。也有許多人是地圖舌,即舌頭上莫名其妙掉了幾塊苔,露出紅色的舌質,這種舌象絕大多數是陰虛所致。
老人更容易陰虛,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津液消耗較多,到老年時已經不多了,就形成了陰虛體質。從舌象上看,老人的舌頭很紅,上面有很多裂口,而且一吃辣的東西,舌頭就有不舒服的感覺,這都是陰虛的表現。
陰虛體質與血虛體質互為表里,陰虛與血虛相互累及,相互牽扯,相互發展,陰虛嚴重者可血虛。還有不少血虛體質的人,原本舌頭淡白,不知為什么,舌頭逐漸變紅,這說明他的血虛體質向陰虛體質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