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外翻病癥如果發現的早,通過合理的治療手法,幾乎可以恢復到正常的健康狀態。足外翻目前的病發人群有上升趨勢,對于足外翻較為嚴重的寶寶或者年齡稍長的骨骼成型的孩子,采用醫學療法和運動療法相結合,治療足外翻的效果會更加好。
一、強制性運動療法
以500ml礦泉水瓶,內裝適量細沙,最大可裝1000g,用繩子綁于平底鞋內側,瓶嘴朝后,囑患者在家平地上強制性步行訓練,重量由輕到重,循序漸進,每次半小時,每天3~4次,訓練療程3個月,每周門診隨訪1次。
二、足外展內收式
患者端坐體位,雙膝關節呈90°屈曲并自然放松。吸氣,抬患足尖,緩慢做外展運動,到位后停頓3—5s;
呼氣,緩緩內收再復原到起始位。重復運動10~20次。足后拉提跟式:患者端坐體位,雙膝關節呈90°屈曲并自然放松。吸氣,患肢膝關節屈曲盡力向后拉足并提跟,到位后停頓3~5s;呼氣,緩緩放下足跟,足底平穩著地,再復原到起始位。重復運動10~20次。
三、爬行訓練
膝關節屈曲位,有利于糾正膝反仲,同時增加膝關節控制能力,協調其運動能力,膝關節屈伸是背屈的訓練,提高伸肌力量,協調拮抗肌能力。
四、Brunnsrtom
在仰臥位(也可在坐位進行),讓患者做髖、膝屈曲時施加阻力以增加待長收縮,引發及強化足背屈運動,以后逐漸減少髖、膝關節屈曲角度,最后在膝關節伸展位做足背屈訓練。訓練要注意時刻糾正足內翻,不斷提醒患者往內翻方向運動。用拇指指腹或指尖加力按壓踝關節外側稍前方以誘發踝關節背屈內翻和髖、膝關節屈曲,
誘發出來后保持這種肢位,后通過增強患者的隨意性反應進行強化。
五、搭橋訓練
腿三頭肌牽伸及肌力訓練,讓患兒前足放在臺階上,足跟放地下,訓練患兒放下足跟及抬前足跟,為擺動期最需要的力量訓練。增強伸肌力量,促進髖關節伸屈,矯正軀干前屈。對矯正膝關節反張及協調步伐有較大作用注意保持膝關節微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