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喜歡把音樂作為我們發泄,表達情緒,不管是自己平時聽歌還是幾個朋友約LTV去唱歌,我們都可以發泄及表達我們的感情,而音樂同樣也具有養生的作用,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什么養生音樂適合在什么時候聽?
音樂養生是令人愉快的自然療法,即聲借氣場,氣借聲場,通過音樂信息、聲音能量、旋律、節奏、節拍、速度、環境、音區、音色、和聲、復調、調式、調性以及歌詞內容等影響人的情志及身體機能,進而與器官、經絡產生和諧共振,達到調補氣血、整固五臟、安神寧志,以合養生最高境界“精、氣、神”并煉的效果。音樂的本質是具有一定頻率與能量的物理波,具有與光、電、磁等同樣的生理功能。它的魅力在于不單屬于經驗性生活科學,而且在理論上具有很深的科學內涵,功能奇特,效果全面,音樂具有情感色彩和心理屬性,人通過聽覺感知效應,可以陶冶性情,完善品格,凈化思想,升華精神。
優美的樂章,就是契合人的自然本性的天然能量平衡大餐。故道家有“大音希聲”的至樂境界。春季音樂養生應以舒緩、振奮類曲調相結合。
安神類型:常用的民族樂曲如古箏獨奏《春江花月夜》、二胡獨奏《月夜》、高胡獨奏《南渡江》以及《病中吟》、《催眠曲》、《漁光曲》等。
養心益智型:著重點在于養心、調心。常用的樂曲如《陽關三疊》、《江南絲竹》、《空山鳥語》等。
益壽型:常用的樂曲有《頤真》、《梅花三弄》、《良宵》、《醉翁吟》、《平沙落雁》、《高山流水》、《瀟湘水云》等,也可配合一些反映天地人間生機盎然的自然音樂,如《百鳥行》、《空山鳥語》、《蔭中鳥》等。
興奮類型:《喜相逢》、《賽馬》、《光明行》、《喜洋洋》、《假日的海灘》、《百鳥朝鳳》、《八哥洗澡》等。
心情煩躁的時候,閉上眼睛,靜下心來靜靜的聽一段音樂,心情一定會好很多的,大家不妨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