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痛泵是由醫務人員根據病人止疼抑止需要,預置適度的服藥使用量,對病人滴注止疼藥品,讓病人自我約束消除或緩解疼痛應用的一次性醫療機械。那麼止痛泵如何使用呢?
止痛泵應用具體指導
1、具體指導病人恰當應用止痛泵,親身示范性操作步驟使病人把握充注按鍵的操作方法,便于患者能依照自身意向注藥止痛。病人不可以私自拔出來止痛泵軟管或拆卸止痛泵。止痛泵按鍵務必由病人自己控制,親屬不可以替代病人參加給藥;
2、給藥具體指導:止痛泵給藥方式,一般持續給藥速率:2ml/h。因為該系統可由患者自身控制,患者止疼實際效果不滿意,可一次輕按控制按鈕,以提升一次量。輕按一次按鍵,增加0.5ml;間距8分鐘輕按一次合理。每鐘頭不超過4次。確保患者根據本身的止痛要求,控制給藥的時間和速率(頻次),做到按需給藥。一般可持續2-3天,手術后2天病人疼痛逐漸減輕,可依據詳細情況撤走止痛泵。
臨床醫學觀查及醫護
1、應用鎮痛泵前向病人宣傳教育手術前向病人表明應用鎮痛泵的必要性,表明鎮痛泵手術后止疼實際效果的確切性和安全系數,依據病人不一樣的文化藝術層級,解讀鎮痛泵的優勢,特別是在要表明止痛藥不容易影響手術后傷口修復,不容易上癮,另外教會病人簡易的操作步驟和應用時的常見問題,以清除其顧忌。
2、手術后觀查手術后觀查鎮痛泵的連接頭是不是掉下來,穿刺術位置有沒有腫脹,幫助病人翻盤時不必伸展,避免管路掉下來。維持管路順暢。部分出現出血立即拆換無菌檢測醫用敷料。麻醉劑能抑制吸氣,留意觀查吸氣、人體體溫、脈率、血壓并紀錄。(1)吸氣止疼藥藥品對吸氣有顯著抑制效果,務必關鍵觀查手術后6h病人狀況,病人基本輸氧12~24h,留意呼吸頻率、力度,并適度減少止疼藥的濃度值,對原來呼吸道疾病的病人應保持警惕。(2)血壓病人手術后流血發病率較高,再加硬膜外局麻藥的降血壓功效,因此手術后應緊密檢測血壓轉變,補充血流量,保持血壓平穩。當血壓較基本血壓降低20%時,應暫停使用止痛藥。(3)人體體溫因為術中麻醉,很多靜脈注射、打點滴等要素,手術后可出現體溫降低、寒顫,因而,手術后回到醫院病房應該馬上測體溫,小于35.5℃時,應每30Min測1次,提升防寒保暖對策。但禁止使用暖手袋,防止燙傷。(4)總想睡覺止痛藥有強鎮定功效,應用后病人易出現總想睡覺狀況,應提升巡查。如病人出現總想睡覺、小表情冷漠,R<10次/min,SpO2<90%,則應該馬上停用手術后止痛藥,匯報麻醉師按醫生叮囑給與相對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