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麥冬的功效
麥冬又名麥門冬,麥冬為百合科植物沿階草的塊根,麥冬有養陰潤肺、清心除煩、益胃生津的功效,麥冬別名麥門冬、沿階草、羊韭、馬韭、羊薺、愛韭、禹韭、忍陵、不死藥、仆壘、隨脂、羊耆、禹葭、階前草、書帶草、秀墩草、馬糞草、家邊草、韭葉麥冬。
二、麥冬的作用
性味:甘微苦,寒。
歸經:入肺經、胃經、心經。
功能:養陰潤肺,清心除煩,益胃生津。
主治:治肺燥干咳,吐血,咯血,肺痿,肺癰,虛勞煩熱,消渴,熱病津傷,咽干口燥,便秘。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或入丸,散。
來源:麥冬為百合科植物沿階草的塊根。
炮制成品:麥冬、朱麥冬。
麥冬的作用:
麥冬甘、微苦、涼、滋陰生津、潤肺止咳、清心除煩,麥冬主治熱病傷津、心煩、口渴、咽干肺熱、咳嗽、肺結核。
麥冬配半夏,止咳降逆,生津益胃之功悉具,宜于肺胃陰傷,氣火上炎,咳吐涎沫咽干而渴等癥。
麥冬配元參,一清一滋,金水相生,養陰潤肺,生津止渴,用治小兒陰傷咳嗽,不食,苔花剝者有效。
麥冬配粳米,適用于熱病之后,或慢性病中出現的胃中氣陰兩傷證,具有較緩和的清補作用。
麥冬配五味子,酸甘化陰,守陰所以留陽,陽留汗自止。功能養陰斂汗,用治陰虛汗多,心悸,肺虛久咳,少痰或痰粘不爽等。
麥冬配烏梅,酸甘化陰,生津止渴效力顯著,外感所致的肺胃津傷渴甚或內傷而見的胃熱津傷消渴,均可選用。又烏梅能澀腸固脫而止利,合麥冬救陰以潤燥,對于久瀉久利,大腸津脫,虛火上炎之喜唾,喉干難忍,引飲無度者,尤為適合。
麥冬配沙參,肺胃同治,具有清肺涼胃,養陰生津之良好效用,用于陰虛肺燥或熱傷肺陰所致的干咳少痰,咽喉干燥等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