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血壓氣功療法,你聽過嗎?氣功是一項神秘的運動,可以強身健體,可以治療疾病,下面小編就給各位講講,高血壓氣功療法的秘籍。
氣功療法歷史悠久,其是通過自我鍛煉來“疏通經絡”,“同和氣血”以及增強精、氣、神等幾方面,使正氣充沛,保持身體健康,達到治病、防病、強身的目的。該法治療高血壓也有一定的療效,是一種很好的非藥物治療措施。可做為高血壓的基礎治療。對一般輕型高血壓,尤其是老年人更為適宜。
高血壓氣功療法
1.姿勢
臥式患者取仰臥位,墊上枕頭,頭部較軀體高15度左右,以使身體舒適,呼吸自然通暢。閉合眼口,自然伸展四肢,使全身骨骼肌肉放松。此式對年老體弱、患有多種慢性消耗性疾病和習慣睡前練功者較適宜。此外,也可采用側臥式,練功要求與臥式相同。
坐式患者端坐椅子上,頭部與上身保持端正,頭頸不后仰前俯。胸部自然垂直,腰部不彎不挺,沉肩垂肘,雙手掌分放于大腿上,肘關節自然彎曲,以感舒適為宜。雙下肢自然分開,膝關節自然屈曲成90度。雙腳平行輕踏地面,與雙肩距離相等。大多數高血壓病者可采用此式。此式對身體虛弱者較適宜。立式患者頭部和上半部姿勢同坐式,雙臂向前伸展,肘部彎成環抱樹干狀,略比肩部低,肩關節自然外展,微垂肩但不要聳肩。雙手掌相對,距離與肩寬相等,高低與乳頭同平,手掌微彎曲成半握球狀。雙腿自然分開,距離與肩寬相等,足尖稍內收,站成一圓形,并使雙膝關節向前微彎曲。身體自然垂直下沉,仿似欲坐凳上。此式對體壯肥胖或肝陽上亢型高血壓者較適宜。
#p#副標題#e#
2.意識
放松法患者集中精神,排除雜念,自然呼吸。然后有意識地使身體各部位放松(從頭部開始到四肢循序放松,如按頭部→頸部→肩部→雙上肢→手掌手指→胸部→腹部→大小腿→足趾順序,在呼氣時配合下述默念法。
默念法患者呼氣時不斷默念“我在放松,我在放松……”或者“我在入靜,我在入靜……”以使精神集中,雜念排除,全身關節肌肉松弛,心情輕松愉快。隨息法患者先使全身骨骼肌肉放松,并有使意識隨呼吸起伏,意識與呼吸運動相結合,通過自然、寧靜、舒緩和均勻的意識呼吸調整來排除雜念,達到身心合一。意守法意守即有意識地把精神集中在丹田(一般位于小腹正中),故稱“意守丹田”。此法如與氣沉丹田(通過腹式呼吸,使“氣”下沉到“丹田”)相結合,更可起到明顯的降壓效果。
3.呼吸
調整呼吸為氣功治療高血壓病最為關鍵的一環。呼吸是否調整好,對治療是否有效、或療效的高低起到關鍵的作用,其中“意守丹田”或“氣沉丹田”步驟應做好。而要做好這一關鍵步驟,則在于使意識誘導與呼吸運動完美結合。其要點是:呼吸時舌尖略貼上顎(注意不要故意用力),用鼻呼吸,并有意識地使呼氣過程漸漸減慢、延長,直至有“氣”沉“丹田”之感。患者初練時不可急于追求上述感覺,而應順其自然,以免適得其反,事倍功半。
練功時注意事項
高血壓病人進行氣功治療時應注意什么?
1.練功前的準備
必須在練功前30分鐘停止工作、學習,安靜片刻,穩定情緒。如果情緒無法穩定或在練功前情緒過分激動者,不宜進行練功,待情緒穩定后的1~2小時再行練功,以免發生意外。排空大小便,放松衣褲,同時須注意保暖。飽食后或饑餓時不宜練功。
#p#副標題#e#
2.練功的要點
練功時全身肌肉,關節及情緒要放松,同時思想集中,摒棄雜念,將意念與放松及呼吸結合起來,逐漸自然入靜,氣沉丹田,意守丹田,有意識地開始腹式呼吸,此時就會感到頭腦清醒,胸部舒暢。放松,入靜,呼吸和意守丹田要順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
3.練功效果的評定
有效的氣功治療后,患者會先覺自己的頭腦清爽,胸部舒暢,疲勞消失,癥狀減輕,同時食欲增加,大便通暢。
4.練功中或練功后的不適反應
有些患者在練氣功時或練功后出現頸、腰、肩或四肢的酸脹強硬感,這是練功時姿勢不自然所造成的。在調整姿勢后這些現象就會消失。有些患者在練功時或練功后會出現胸悶、心慌、氣促,不能入靜,這主要是由于沒有認真做好練功前準備,操之過急,可休息片刻待心平氣和后再行練功,有些患者在練功時會出現頭暈、頭脹、煩躁不安等現象,這主要發生在初學者急于求成或在不得要領時,在慢慢領會練功要訣,堅持練功一段時間后就會逐漸消失。
練習氣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切不可急躁,貴在堅持就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