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癥和自閉癥的區別到底是什么呢,其實想要區分孤獨癥和自閉癥是比較困難的事情,所以我們必須先從什么是孤獨癥和什么是自閉癥入手才行,我們只有了解了孤獨癥和自閉癥的概念以及孤獨癥和自閉癥的特征后,才能找到孤獨癥和自閉癥的區別。
只要我們留心去觀察和比較的話,我們會發現其實孤獨癥和自閉癥的區別還是很大的,那么具體在哪些方面能區分開孤獨癥和自閉癥呢,下文一起看看。
首先,孤獨癥是一種先天疾病,被更多地用來特指發生在嬰幼兒期的“自閉”,是一種特殊的精神障礙,又稱嬰兒孤獨癥。生物學因素(主要是遺傳因素)、胎兒宮內環境因素、免疫因素、營養因素等。綜合有關研究,目前認為孤獨癥由于外部環境因素(感染、宮內或圍產期損傷等)作用于具有孤獨癥遺傳易感性的個體所導致神經系統發育障礙性疾病。其臨床癥狀為:在乳兒期就極為孤獨,不愿與人接觸,患者成長過程中少言寡語,言語交往能力差,固執任性,墨守成規,反對做任何改變。對玩具等某些物體,過分依戀,不能分離。另外情緒不穩,對刺激反應過度或不足。診斷主要依據上述典型臨床癥狀。由于孤獨癥起病年齡早、癥狀特殊、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而且至今也沒有完全得到治愈的病例。孤獨癥的治療目前仍屬世界難題,國內目前多采用中西藥物治療以及行為訓練。
心理學研究發現,孤獨癥的實質的損害是認知障礙,表現在早期的分享性注意和扮演行為上。分享性注意是指與他人共同分享對某種事物的興趣,當孤獨癥面對一種物品時不是與他人分享興趣,而是要得到它,這種障礙是孤獨癥的早期癥狀之一。就象在前面第一部分中講到的那樣,不會進行扮演性游戲也是孤獨癥的早期表現之一。如果能發現早期癥狀,進行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無疑會對預后產生積極而有效的影響。
美國兒科學會公布了11種最新的兒童孤獨癥特征,其中語言能力滯后、缺乏人際交流的能力是最直接的外在表現。
如果嬰幼兒在成長過程中表現出以下特征,那么極有可能患上了孤獨癥。
一、當嬰兒盯著父母或者照顧他的人時,卻沒有表現出高興的反應。
二、出生后2個月還不會笑,對周圍事物反應差
三、5個月左右的孩子,不發出交流的咿呀聲。
四、不能辨認出父母的聲音,當爸爸媽媽叫他名字時沒有反應。
五、不和別人進行眼神交流。
六、9個月后才發出咿呀聲。
七、說話前很少配合手勢,如揮動小手。
八、拿著某樣東西,反復重復一個動作。
九、16個月大時還不能說出一個字。
十、一周歲時仍不會發出咿呀聲,而且也不做任何交流性手勢。
十一、兩周歲不能說兩個字的詞語。
十二、即使會說話了,但卻缺乏語言技巧。
十三、不喜歡模仿大人的動作,語言單調,經常說重復語言、刻板語言或自造詞句。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孤獨癥和什么是自閉癥,我們知道孤獨癥和自閉癥是容易被我們混淆的兩種疾病,但是通過上文的詳細介紹大家應該懂得如何區分開孤獨癥和自閉癥了吧,上文還給出了孤獨癥的十三種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