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的特殊身體結構導致了很多婦科疾病的發生,曾經的高發疾病宮頸癌已經被子宮內膜癌所取代,成為了女性生殖常見腫瘤的榜首,高發率逐年上升的內膜癌患者多為胖女孩,這是什么原因呢?醫生表示,子宮內膜癌發病率的上升與老齡化、生活習慣改變、肥胖等有關。肥胖的女性要警惕啦。
警惕肥胖!子宮內膜癌七成是胖女
?
子宮內膜癌高危因素包括年齡、肥胖、不育、晚育、絕經延遲等。其中,肥胖是最常見的高危因素,近70%的早期患者為肥胖女性,一般是體重超過標準15%以上發病危險增3倍。有相關文獻報道,日本人群中肥胖患者占3%,而美國肥胖人群占40%,后者子宮內膜癌發病率是前者7倍左右。
?
另外,90%的子宮內膜癌患者有陰道不規則出血史,10%在絕經后陰道有出血。因此,建議所有絕經后陰道有不規則出血的女性,應進行宮頸細胞學檢查、B超等,以盡早排除子宮內膜癌的可能。
?
年輕女性如患子宮內膜癌多表現為月經周期縮短、月經期延長、月經量增多或月經淋漓不盡,需要和月經紊亂進行鑒別。
?
無痛刮診早期診斷子宮內膜癌
絕經后出血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臨床癥狀。到底是良性病變還是子宮內膜癌,還需要進行詳細的檢查才能做出診斷。
?
在臨床上,對于絕經后出血的患者,一般推薦做B超和刮診的檢查。B超主要是看子宮內膜的厚度,如果厚度增加且回聲異常,說明內膜有過度增生的可能,而內膜的厚度和子宮內膜癌的發生密切相關。此時,還應做進一步的檢查以明確是簡單的增生還是復雜的增生,后者常常被認為是“癌前病變”,需要切除子宮。
?
目前,對于子宮內膜癌診斷最可靠的方法是做刮診。醫生指出,在B超檢查發現子宮內膜厚度增生時,如果子宮內膜的厚度<5mm,則可以暫時不做診斷性刮宮,而進行密切隨訪,3-6個月B超檢查一次;如果宮內膜的厚度超過了5mm,則應該及時進行診斷性刮宮,以明確診斷。
?
不過,因為刮診有一定的創傷,很多患者對此有一定的顧忌。專家說,在無痛(靜脈麻醉)的狀態下,在宮腔鏡下取少許內膜組織進行病理檢查,這一診斷方法能早期發現內膜癌,因此,還是建議有必要的話最好進行刮診。
?
當心“補出”子宮內膜癌
據醫生介紹,目前不少45—55歲卵巢功能減退的婦女選擇補充雌激素延緩衰老,“不規則補充雌激素極易造成雌激素水平過高,刺激子宮內膜或乳腺細胞增生,生長到一定程度就會發生惡變,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惡性腫瘤。”醫生表示,婦科常見的腫瘤如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癌、卵巢癌都和體內雌激素水平異常及卵巢持續排卵有關,因此要警惕人生第二春的返老還童現象。其中濫用雌激素大大增加了子宮內膜癌和乳腺癌的風險,占到了發病總數的近3成。
?
激素并不是所有女性朋友都可以隨便使用的。那也是引發子宮內膜癌的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