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白蛋白與球蛋白的比值偏高,是肝功能檢查的一個重要指標。成年人的血清白蛋白正常范圍是40-55g/L,球蛋白20-30g/L,兩者的比值是(1.5-2.5):1。若病人白蛋白相對增加,球蛋白相對減少,則會出現比例升高的情況。簡單白球率增高,其它檢查指標無異常,一般無實際臨床意義。如果白球率偏高,醫生會更注意檢查各項指標的狀況,以幫助判斷患者是否患有白球率。
由于血清含水量下降,單位體積總蛋白濃度升高,而全身蛋白量并沒有增加,通常是由于多種原因引起的血液濃縮,如嚴重脫水、休克、飲水不足等。病人可以多喝水,口服補液鹽,或靜脈補液,糾正血容量不足,一般白蛋白濃度會逐漸下降,使白球比逐漸回復正常。
1、生理性下降:3歲以下的嬰兒幼兒,肝臟還未發育完全,肝功能合成球蛋白含量較低,因而會導致血清球蛋白的濃度下降。一般隨年齡增長,肝功能發育完善,球蛋白會逐漸升高至正常水平;
2、免疫抑制:如長期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或免疫抑制劑,可抑制γ球蛋白的生成,從而降低球蛋白的含量。病人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或治愈,停用相關藥物后,球蛋白水平將逐步恢復;
3、先天低γ球蛋白血癥:多與遺傳因素有關,檢查病人球蛋白的數值一般<25g/L。定期肌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可用于治療,對注射人免疫球蛋白無效或疼痛不耐受的病人,可通過靜脈輸注血漿來提高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