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叉的神經疼簡介?????三叉神經為混合神經,是第5對腦神經,也是面部最粗大的神經,含有一般軀體感覺和特殊內臟運動兩種纖維。支配臉部、口腔、鼻腔的感覺和咀嚼肌的運動,并將頭部的感覺訊息傳送至大腦。三叉神經由眼支(第一支)、上頜支(第二支)和下頜支(第三支)匯合而成,分別支配眼裂以上、眼裂和口裂之間、口裂以下的感覺和咀嚼肌收縮。三叉神經痛就是大家所說的“臉痛”,出現這種癥狀是很容易與牙痛相混淆的,一般發生在面部,它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神經內、外科病,這種病大多數在40歲起病,而且一般多發病于中老年朋友,女性朋友較多,這種病的特點是:在人體的頭面部三叉神經分布區域內,發病驟發,閃電樣、燒灼樣、難以忍受的劇烈性疼痛。
二、基本病癥
三叉神經痛
三叉神經痛是在面部三叉神經分布區內短暫的、反復發作的陣發性劇痛,又稱痛性抽搐。三叉神經痛從病因學的角度可分為原發性三叉神經痛和癥狀性三叉神經痛兩類。原發性三叉神經痛多發生于成年及老年人,發病率1.8‰,70-80%病例發生于40歲以上,高峰年齡為50歲組,女性略多于男性,大多為單側,右側多于左側,5%以下為雙側。疼痛多由一側上頜支或下頜支開始,逐漸擴散到兩支,甚至三支均受累。
三叉神經損傷
三叉神經半月節以上損傷時:可出現患側頭面部皮膚及舌、口、鼻腔黏膜的一般感覺喪失;角膜反射消失;患側咀嚼肌癱瘓,張口時下頜偏向患側。三叉神經半月節以下受損時:可出現各單支損傷表現,眼神經受損時,出現患側瞼裂以上皮膚感覺障礙,角膜反射消失;上頜神經損傷時可至患側下瞼及上唇皮膚、上頜牙齒、牙齦及硬腭黏膜的感覺障礙;下頜神經受損時可致患側下頜牙齒、牙齦及舌前2/3和下頜皮膚的一般感覺障礙,并有患側咀嚼肌的運動障礙。
三、飲食
(1)提供給三叉神經痛患者的食物應該都是流食,減少患者的咀嚼運動,從而減少發作的機會。尤其是高蛋白高糖的流食,讓患者會產生飽腹感,比如牛奶沖蛋花,牛奶沖藕粉,肉松過籮粥、雞湯甩蛋花等。
(2)三叉神經痛的飲食特色還包括盡量少吃或不吃糯米性的粘性食物;不吃或少吃偏熱以及油膩性的食物;少吃或不吃桂圓等溫熱性的水果;少吃或不吃大補或壯陽類的食物。
(3)患者在烹調食物時,盡量不要放洋蔥、姜、蒜以及蒜黃等刺激性的食物;也要禁止使用刺激性的調味品,比如五香粉、芥末和咖喱粉等;做好的食物一定要等到溫度適宜后再吃,否則會引起三叉神經的興奮傳導。
(4)三叉神經痛的飲食特色有哪些?患者在平時要少吃多餐,盡可能的遠離疼痛的困擾。而且要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度的辛苦勞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