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細血管出血是指在皮下出血,壓之不會退色的紫紅色斑點。紫癜是出血直徑小于2毫米的病人,出血直徑2-5毫米的病人就是瘀斑;瘀斑直徑大于5毫米的病人是出血,伴有明顯隆起的血腫。
導致皮下毛細血管出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種:
1、血管因素:由先天或后天性的血管壁引起的皮膚粘膜出血。如果出現遺傳性出血性毛細血管擴張癥,由于血管局部脆性增加,所以常常在同一部位反復出血;過敏性紫癜是毛細血管變態反應性疾病,由于血管壁上的抗原抗體復合物沉積在血管壁上,導致毛細血管擴張和通透性增加,導致紫癜或出血;老年人組織疏松,血管壁脆性增加,容易發生老年性紫癜。
2、血小板因子:血小板在止血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而復雜的作用。血小板數量或質量異常時,往往會導致皮膚、粘膜出血,嚴重的時候還會有內臟出血,如消化道、泌尿道、呼吸道、子宮甚至腦出血。
3、凝血和抗凝因素:血液中存在凝血因子或抗凝血因子過多,也可導致皮膚大片瘀斑,但通常表現為深部血腫或關節出血。
常發生皮下毛細血管出血,常提示出血性疾病,患者應及時到醫院查明原因,針對病因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