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熱
高熱抽搐的比例最高,是引起兒童抽搐的最常見原因。高熱指的是腋下溫度在39.1-41℃的現象,是人體對致病因素的全身反應,屬于人體的一種反應。共同原因是:
1.感染病:急性傳染病早期,各系統急性感染病。例如:流行性感冒、流行性乙型腦炎等;如細菌感染:肺炎、急性胃腸炎、急性扁桃體炎、流行性腦脊膜炎、副傷寒、敗血癥、細菌性痢疾、猩紅熱、急性乳腺炎、產褥熱、丹毒等。
2.非感染疾病:暑熱、新生兒脫水熱、顱內損傷、驚厥、癲癇大發作等。
3.惡性腫瘤:白血病,惡性淋巴瘤,惡性組織細胞增生等。
4.其它:過敏性反應,如過敏,疫苗接種反應,輸液,輸血反應,結締組織病等。
二、癲癇
常表現為反復的抽搐,意識和感覺出現短暫障礙,主要是由于小兒神經系統發育不健全,大腦皮層受到刺激產生異常放電。
三、破傷風
新生兒破傷風通常是由于臍帶消毒不嚴造成的,導致典型的癥狀是肌緊張性收縮,陣發性強痙攣,通常首先受影響的肌群是咀嚼肌,然后依次是面部表情肌、頸、背、腹、四肢肌,最后是膈肌。
四鈣質缺乏
不只是小朋友,成年人缺鈣也會引起抽搐,多是局灶性的。例如大腿抽搐和腳部抽搐,通常缺鈣抽搐在補鈣后,癥狀就會得到緩解。
五、低血鎂
如孩子長期腹瀉,可促使體內本來不多的鎂從大便中排出,早產兒、牛奶喂養或長期腹瀉的患兒相對較易發生缺鎂抽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