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腹股溝斜疝是一種常見性疾病,多是后天形成的,常表現為可復性腫塊,當負重或過度勞累時,患者平臥休息或用手推送后腫塊會自動消失。通常危害不大,但是長時間進行劇烈運動很容易造成損傷,目前最好是手術治療。
一、腹股溝斜疝的臨床表現
1.易復性疝是在腹股溝區出現可復性腫塊,站立或負重時出現,平臥或用手推送,腫塊可回納腹腔。
2.腫塊質軟,呈帶蒂的“梨形”,可達陰囊或大陰唇。
3.體格檢查時將手指伸進腹股溝管外環,可以發現外環口增大,咳嗽時有沖擊感。病患再次站立,咳嗽,疝不再出現。
4.對于頑固性斜疝,平臥時疝也不會消失。
5.嵌頓性疝表現為腫塊突然增大,緊張發硬,并伴明顯疼痛,推之不能還納腹腔。如果嵌頓的內容物是腸管,就會出現機械性腸梗阻征象。
6.絞窄性疝臨床癥狀比較嚴重。絞窄期較長者,因疝內容物發生感染,侵犯周圍組織,引起疝外被蓋組織的急性炎癥。
二、左腹股溝疝疝氣檢法
腹股溝疝疝常規檢查是化驗室B超,正規疝氣??漆t院采用疝氣超導可視檢查,診斷疝氣病的類型、大小、缺損疝環口大小等,然后由醫生制定具體的治療方案。
疝氣超導可視檢查就是應用多普勒高頻超聲波檢測血管腔或心腔內血流的新方法,能從體外檢測出出血流的速度和方向,從而得出病人處的血流分布情況,并將病變情況打印成高清彩色圖像,顯示更直觀。
三、左腹股溝斜疝的用藥原則
1.腹股溝斜疝選擇性手術一般不使用抗菌素。
2.當藥物出現嵌頓、絞窄,或疝無嵌頓、絞窄但合并有呼吸、泌尿系統感染的患者,即需應用藥物包括藥物框限“A”和“B”。
3.絞窄性疝術后并發癥或體質衰弱的病人,術后應考慮應用新特藥物和對癥治療,除應用“A”、“B”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