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胸鎖關節的問題,這個關節活動度不是很大有時會被忽略,當伸展胸部,上肢上舉后伸肩關節運動時帶動此關節運動,當胸鎖關節處出現無菌性炎癥和關節囊松弛時就會出現你所說的癥狀,可對患處進行按摩,熱療,必要可以打封閉針,加強一下上述的運動增強關節的強度就會好的。
胸鎖關節是上肢與軀干之間連結的鞍狀關節。由鎖骨的胸骨端關節面和胸骨柄的鎖骨切跡組成。關節腔內有關節盤(有人統計,關節盤完整的占44%,缺如的占40%)。關節囊堅韌,周圍還有韌帶加固。關節面形似鞍狀,因有關節盤,故改變成為球窩狀關節,有三個運動軸,繞矢狀軸可作上下運動(運動范圍10厘米左右,如聳肩動作);繞垂直軸可作前后運動(運動范圍12厘米左右,如含胸、擴胸運動);繞額狀軸可作回旋運動(如肩部前后繞環運動)。由于鎖骨的胸骨端位于胸骨柄上方,故很容易被觸及。
相關疾病與治療
1、胸鎖關節脫位臨床上比較少見,因其急性且存在嚴重遠期并發癥,越來越受到臨床醫師關注。胸鎖關節脫位后周圍穩定結構被破壞,復位后關節不穩定,易再次脫位,需手術治療。
2、胸鎖關節脫位的影像學診斷對于胸鎖關節脫位,尤其時候脫位,X線片常存在骨影像重疊,無法清晰顯示關節是否脫位而導致漏診。CT能較好顯示骨性解剖關系和縱隔解剖結構,可以明確關節是否脫位以及脫位程度,鄰近結構有無壓迫,是否伴鎖骨或胸骨骨折,有無骨折碎片及碎片移位情況。
3、治療:既往觀點認為,對于急性胸鎖關節脫位且不伴嚴重并發癥者,主張保守治療。胸鎖關節復位容易,但由于關節穩定性被破壞,如鎖骨上附著的胸大肌、胸鎖乳突肌和斜方肌收縮,容易導致關節再脫位和骨折再移位,維持復位困難。對于胸鎖關節不易復位以及復位后不能維持關節對合關系且有疼痛者,均應行手術治療。胸鎖關節后脫位比前脫位更易引起嚴重損傷,亦主張早期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