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你一定聽說過壞血病,這是嚴重缺乏維生素c導致的,所以也被稱之為維生素c缺乏癥。壞血病會有一系列的癥狀,患者身體健康會出現諸多問題,所以壞血病的危害是比較多的。
一、壞血病(scurvy)又稱維生素C缺乏癥。維生素C(抗壞血酸)是膠原蛋白形成所必需的,它有助于保持間質物質的完整,如結締組織,骨樣組織以及牙本質。嚴重缺乏可引起壞血病,這是一種急性或慢性疾病,特征為出血,類骨質及牙本質形成異常。兒童主要表現為骨發育障礙,肢體腫痛,假性癱瘓,皮下出血。成人表現為齒齦腫脹、出血,皮下瘀點,關節及肌肉疼痛,毛囊角化等。而我國普通膳食中有大量新鮮果菜,嬰兒又多哺母乳(母乳含維生素C227.2~397.5μmoL/L),大多均能維持維生素C生理需要量,因此本病少見。
二、維生素C是作用很強的還原劑,在體內被可逆性氧化和還原,因而在細胞內起著氧化還原的作用。它與苯丙氨酸和酪氨酸的代謝有關。作為一種還原劑(和氧,亞鐵離子及2-酮酸一起)維生素C可激活使前膠原脯氨酸和賴氨酸羥化為前膠原羥基脯氨酸和羥基賴氨酸的那些酶。有壞血病的動物彈性蛋白羥脯氨酸變得越來越缺乏。維生素C能保護葉酸還原酶,這種酶可使葉酸轉變為亞葉酸,并有助于從食物內的葉酸結合物中釋出游離葉酸。維生素C可促進鐵的吸收。嚴重缺乏可引起壞血病,這是一種急性或慢性疾病,特征為出血,類骨質及牙本質形成異常。
三、壞血病并發癥
⒈骨質疏松維生素C缺乏,膠原蛋白合成障礙,以致骨有機質形成不良而導致骨質疏松。在兒童常表現出一種突出的特征,即長骨端呈桿狀畸形,關節活動時疼痛,患兒常使膝關節保持屈曲位。肋骨及肋軟骨交界處明顯突出呈串珠狀,其角度比佝僂病串珠稍尖;在凸起的內側可捫及凹陷;佝僂病串珠則兩側對稱,無內側凹陷區。
⒉近年證明長期大量服用維生素C,可能產生以下不良反應:
⑴尿中排出的草酸顯著增高,可能發生尿路草酸鹽結石。腎結石、痛風、半胱氨酸尿癥等病人應慎用。透析病人反復應用維生素C(每次均1g)可出現高草酸血癥。
⑵可能降低婦女生育力,影響胚胎發育。故主張婦女服用維生素C量不超過2g/d;生長期兒童服用大量維生素C,易致骨病。
⑶服用維生素C1g以上可引起胃腸道不適、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及尿頻;快速靜脈注射可引起頭暈、暈厥;長期大量服藥后停用,可引起停藥后維生素C缺乏癥。
⑷下列疾病時慎用:G-6-PD缺乏,鐮狀紅細胞貧血(可引起溶血加劇);抗凝治療時(可干擾抗凝效果);糖尿病(可致尿糖假陽性);胃腸道出血病人可致糞便潛血假陰性;血紅蛋白沉著癥、珠蛋白合成障礙貧血病人可致鐵吸收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