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原學和常見病
子宮頸的息肉是宮頸內膜固有層組成的息肉,其組織結構為表面覆蓋的上皮和皮下隱窩組織。通常表面上皮會產生潰瘍,其下面的息肉組織就會變成特征性息肉,即有癥狀的息肉;如果表面上皮產生不同形態的鱗狀化生,這種息肉存在宮頸管隱窩擴張,有時這些息肉構成粘液圍繞較多的囊,經過覆化形成鱗狀上皮。異型息肉如有增生,可轉變為表皮樣癌或腺癌,危及女性的生命和健康。
2、檢驗
陰道有少量出血,白帶增多增多,黃色白帶呈現異常,絕經后陰道流血,未婚者有陰道腫物脫出。B超檢查,子宮頸管占位性病,病理檢查屬于纖維上皮型子宮頸息肉。
3、處理原則
子宮頸息肉屬于婦科良性疾病,惡變少,惡變率僅有0.2%~0.4%,經息肉切除后,就能治愈,但必須對宮頸的慢性炎癥引起及時的關注,消除它,避免再次發生息肉。術后3個月做第一次檢查,后半年,1年做一次檢查,一次做一次。做好經期、產后、流產后的保健工作,加強陰道衛生,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經常換被褥等。目前,治療的主要方式是射頻治療,能使病變組織部位迅速結痂,避免了糜爛組織的擴散,病人進入恢復期后,結痂自然脫落,產生新的復層鱗狀上皮組織,治療宮頸息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