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引起腦積水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而且腦積水的危害是很大的,甚至會危害生命健康。因此對于腦積水患者來說,不妨了解一下腦積水的癥狀,及早防治腦積水,而且對于發生腦積水的患者來說,特別是寶寶來說,發生腦積水要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
其實腦積水的癥狀比不是很難判斷。不過對于腦積水患者來說,就好去醫院進一步猜測,才能遠離腦積水的煩惱。當然對于寶寶如果發現腦積水,要注意發育過程的異常狀況。
嬰幼兒腦積水臨床表現
嬰幼兒腦積水臨床表現主要為嬰兒出生后數周或數月內頭顱快速、進行性增大(正常嬰兒最早6個月頭圍(枕額)增長每月為1.2--1.3cm,本病可快增其2--3倍),同時頭顱骨呈圓形,額頂凸出,前囟擴大隆起,顱縫哆開,顱骨變形,叩診“破壺聲”,頭發稀少,顳額部靜脈擴張,眼球下旋,上部鞏膜時常暴露,呈落日狀。患兒精神萎靡,頭部不能抬起,嚴重者可伴有大腦功能障礙,表現為癲癇、嘔吐、抽搐、斜視,眼球震顫,語言障礙,肢體癱瘓,共濟失調,行走困難,及智力發育不全等。
年長兒童及成人腦積水的臨床表現:
高顱壓性腦積水由于年長兒童及成人的骨縫閉合,因此,年長兒童及成人腦積水臨床表現與嬰幼兒腦積水有所不同。
(一)急性腦積水特征
臨床一般表現為頭痛、惡心、嘔吐、視力障礙等。
(二)慢性腦積水特征
臨床以慢性顱內壓增高為其主要特征,可出現雙側顳部或全顱疼痛,惡心、嘔吐,視神經乳頭水腫或視神經萎縮,智力發育障礙,運動功能障礙等。
正常顱壓腦積水
(三)正常顱內壓腦積水特征
臨床的主要表現有:步態不穩,運動障礙程度不一,從走路緩慢、不穩、平衡失調到不能行走,最終臥床不起;精神障礙為較早出現的癥狀之一,初期為記憶力減退,重者出現癡呆等。個別患者可有大小便失禁。兒童可見頭圍在正常值范圍或略超過正常值,精神運動發育遲緩,智力下降,學習能力差,運動障礙等。
(四)靜止性腦積水特征
臨床表現類似于正常顱內壓腦積水,腦室的容積保持穩定或縮小,未再出現新的神經功能損害,精神運動發育隨年齡增長而不斷改善。
當然因為腦積水的類型是多種多樣的,因此腦積水的癥狀也是有所區別。對于有發生腦積水癥狀征兆的病人最好可以到醫院就一步確診,然后再選擇治療方法,才能恢復健康。而且對于腦積水患者最好要配合醫生的治療。心態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