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胎蛋白是一種腫瘤標志物,正常的時候,甲胎蛋白是卵黃囊或者是胚胎干產生的,要是甲胎蛋白持續升高的話,就會出現干細胞肝癌或者是畸形腫瘤的疾病,所以,我們必須要對于甲胎蛋白是什么,有一定的認識,才是最重要的。
甲胎蛋白本身就是屬于一種腫瘤標志物。正常的時候,這樣的情況,是因為卵黃囊或者是胚胎肝產生的,出生了大概一年之后,會維持低水平,肝病時升高,明顯增高見于肝細胞性肝癌和畸胎瘤,已作為臨床診斷原發性肝癌的常規指標之一。
甲胎蛋白是一種糖蛋白,英文縮寫AFP。正常情況下,這種蛋白主要來自胚胎的肝細胞,胎兒出生后約兩周甲胎蛋白從血液中消失,因此正常人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含量尚不到20微克/升。
孕婦在分娩1年后體內的甲胎蛋白就會恢復正常,正常值為每升血內甲胎蛋白含量不超過20微克,如果甲胎蛋白升高到每升血400微克以上,那么患肝癌的機率就很大了,這時還要進行超聲波檢查,因為有30%~40%肝癌患者的甲胎蛋白不會升高,所以需要進行綜合檢查。
甲胎蛋白是一種肝癌的特異性標志,所以,我們看了上述對于甲胎蛋白是什么的介紹之后,對于甲胎蛋白有了一定的了解,雖然甲胎蛋白并非全是肝癌,但是,我們一旦發現甲胎蛋白升高,要及時診治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