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結石如何正確的日常飲食保健恐怕是患者朋友最為關注的問題了。尿結石,就與人們在生活中的飲食是密不可分。那么,一旦患上了尿結石,飲食該如何搭配呢?專家說,尿結石患者的“一多五少”飲食調養原則,即多水、少嘌呤、少維生素C、少鈣、少鹽、少草酸。除了這些,還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一、調整鈣的攝入量:在以前,認為增加攝入鈣劑會增加尿路結石的發病率,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證據發現飲食中鈣的攝人量和腎結石發生率成反比。目前認為,限制飲食中鈣的攝入對腎結石的復發預防是不合適的,甚至存在危險。針對我國人均勻日攝鈣偏低的情況,適當的增加鈣的攝入就尤為必要。當然,也不能過多攝人鈣,使尿鈣水平明顯增加。我們建議鈣的攝人量為800一1000mg/d。
二、限制動物蛋白人量,多食谷類和食物纖維:許多國家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蛋白攝入量高的人群腎結石發病率高。其原因是:和正常人相比,結石患者的高動物蛋白入量更容易導致高尿鈣,從而增加尿路結石發病率。我們建議動物蛋白食物可食部分攝入量<175g/d。而腎結石的發生與谷類和食物纖維的消費量成反比。日本學者亦提出,在工業發達國家,動物蛋白和食糖攝入過多,而蔬菜和食物纖維攝入過少,是腎結石發病率高的一個主要原因。
三、多喝水,保持足夠尿量:飲水量對結石的形成是至關重要的,在所有的結石危險因素中,多喝水是最簡單又有效的預防措施!我們建議尿石癥患者增加每天液體飲人量,保持尿量最好2000-2500ml/天。其中,液體飲料方面,除少數富含草酸的飲品,如咖啡、濃茶水和草酸飲料等,其他飲品均可飲用。
四、限制鹽的攝人量:過多的攝入鈉鹽易導致腎結石的,因為過高鈉可以導致尿鈣增加;另外發現和正常人相比,結石患者的高尿鈣對高鹽飲食更敏感。因此,降低飲食中鈉的攝人也是預防腎結石復發的策略之一。我們建議鈉的攝人量為<3300mg/d。
五、保證鎂和維生素A的攝入:鎂是尿中重要的抑石物質之一,而維生素A的不足可以能引起粘膜上皮細胞出現病變,導致結石核心物質的形成。主要是細胞內鉀代謝失常,細胞內鉀滯留,出現碎結晶,壞死脫落后易成為結石的核心。尿石癥患者應多食含鎂食物,避免食物中維生素A的缺乏。建議維生素A攝入量為男性800一3000g/d,女性700一3000g/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