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導讀:最多的時刻,發(fā)病率占61。3%。日本山口大學的體育生理學副教授鹽田指出,清晨慢跑會對心臟造成不少的壓力,因為清早心臟通常未能適應完全的運動。鹽田還說,慢跑激發(fā)人體內大量分泌激素,使心跳速度加快。他對多名女大學生所做的實驗結果表明,清晨慢跑人的腎上腺素的分泌量,比在午后或傍晚慢跑激發(fā)的激素分泌量高出2倍至4倍之多。 由此可見,清晨跑步并不是最佳的選擇,最佳跑步時間應該是在傍晚而且應該慢跑,這樣才能達到最好的鍛煉效果。
很多人跑步選擇在早晨或者黎明時分,但是最近醫(yī)學研究發(fā)現(xiàn)最佳跑步時間是在傍晚,并且最佳跑步方式為慢跑。究竟為什么呢?小編和大家一起來看一下。
以東京杏林大學教授助理林淳一為首的日本醫(yī)療研究人員小組說,傍晚慢跑比早晨及午后好。這是他們在對年齡24歲至28歲的8名男子每人從早晨7時30分至傍晚5時30分進行了慢跑時序測驗后得出的結論。
?
他們認為,早晨慢跑可能會引起血液凝塊并且促進心力衰竭,而晚上慢跑可能減少血液凝塊的趨勢,并且阻止心力衰竭。
?
跑步有哪些好處:
?
長跑防治關節(jié)炎
?
堅持長距離跑可能會防治關節(jié)炎。這是美國科學家謝洛克在磁共振成像設備的幫助下,觀察了馬拉松運動員的膝關節(jié)后得出的結論。
?
謝洛克發(fā)現(xiàn),運動員即使在完成了數(shù)十公里的長距離跑步后也很少出現(xiàn)軟骨組織異常和積液現(xiàn)象。反之,一些娛樂性長跑者在長跑30分鐘后,膝蓋卻發(fā)生了這些生理變化。據(jù)推測,“較好的生物力學”和“身體通過長期訓練”所具有的適應性,使馬拉松運動員不僅能跑長距離,而且能保持健康強勁的膝關節(jié)。
?
慢跑可健壯骨骼
?
日本千葉大學醫(yī)學院專家研究認為,慢跑可使骨骼“年輕”。該院對千葉縣3個慢跑團體的41名年齡30歲至80歲的會員,與平時不太愛運動的86名男女的骨骼變化作了對比檢查,發(fā)現(xiàn)慢跑者的椎骨,股關節(jié)、腿骨和臂關節(jié)等部位的骨骼密度,均比不運動者高40%左右。這種骨骼密度接近二十幾歲的骨骼狀態(tài)。
?
就男性而言,在一周內慢跑距離越長,其骨骼密度越高:至于女性,骨骼密度的高低與慢跑的歷史長短有直接關系。只有對慢跑持之以恒者,方可取得與年輕人骨骼密度相當?shù)男Ч?/p>
?
清晨跑步弊端新說
?
有一些人醒得早,早晨很早起床,喜歡黎明時到外邊去鍛煉身體。有的到公園,有的到路旁小樹林中,做各種鍛煉活動或跑步。他們認為早晨園林中空氣新鮮,沒有塵埃,有益于身體健康。
?
但是,早晨起床進行鍛煉,對老年人或心臟功能較差的人都不利。醫(yī)學統(tǒng)計表明,清晨不僅是心臟病發(fā)作的高峰時間,也是猝死最多的時刻,發(fā)病率占61。3%。日本山口大學的體育生理學副教授鹽田指出,清晨慢跑會對心臟造成不少的壓力,因為清早心臟通常未能適應完全的運動。鹽田還說,慢跑激發(fā)人體內大量分泌激素,使心跳速度加快。他對多名女大學生所做的實驗結果表明,清晨慢跑人的腎上腺素的分泌量,比在午后或傍晚慢跑激發(fā)的激素分泌量高出2倍至4倍之多。
?
由此可見,清晨跑步并不是最佳的選擇,最佳跑步時間應該是在傍晚而且應該慢跑,這樣才能達到最好的鍛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