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性紅斑狼瘡性鞏膜炎一般治療
系統性紅斑狼瘡性鞏膜炎西醫治療
一、治療:
1.SLE的治療十分困難。
SLE病變的嚴重程度及范圍因人而異,治療也應提倡個體化。對彌漫性前鞏膜炎的SLE患者,可給予口服NSAID,同時又可以用作發熱、關節痛、肌痛的對癥治療,對有腎炎者使用時宜小心。通常需對多種NSAID藥物進行篩選。如服用NSAID療效不理想,可加用羥氯喹(hydroxychloroquine),200~400mg/d,能抑制DNA與抗DNA抗體的結合,也對控制SLE皮疹、光敏感、關節癥狀有一定效果。羥氯喹長期應用可在體內積聚,引起視網膜退行性變。若用藥后仍不能控制鞏膜炎,可加用潑尼松。劑量1mg/(kg·d),病情嚴重者劑量可加倍,分次給藥。若臨床癥狀和實驗室檢查明顯好轉后,開始逐漸減量,一般每周減5mg,直減至20mg/d,鞏膜炎無復發,可隔天1次給予潑尼松40mg,用2周;減至30mg,連用2周;再減至20mg,連用2周。如仍無鞏膜炎復發,可隔周減為15mg、10mg、7.5mg、5mg,隔天1次維持,時間宜較長,當以年計。如在減量過程中,癥狀出現反跳,則應試用減量前的劑量加5mg。對同時患有暴發性或頑固性狼瘡性腎炎和嚴重中樞神經系統病變者,有人主張短期內大劑量激素沖擊治療如甲潑尼龍(methylprednisolone)1000mg,靜脈滴注,1次/d,共3天。第2周視情況可重復療程,連用3周。
2.患結節性前鞏膜炎的SLE患者,可采用同樣的治療方案。
少數患者可能對NSAID、羥氯喹和糖皮質激素治療無反應,在這種情況下,加用小劑量甲氨蝶呤(MTX)7.5mg,每周1次。患有SLE性鞏膜炎,很少發展為壞死性前鞏膜炎,偶爾發生壞死性前鞏膜炎者,可給予大劑量糖皮質激素(口服或靜脈給藥)。必須注意的是,SLE患者的糖皮質激素的用藥方法與其他疾病有差異,應采用與SLE全身病變相符的藥物劑量治療。如果抗炎效果不理想,可加用硫唑嘌呤(azathioprine)2mg/(kg·d)。此外,口服或靜脈滴注環磷酰胺(CTX)1.5~2.5mg/(kg·d),也能獲得很好的抗炎效果,尤其是對狼瘡性腎炎的患者。近年則主張CTX沖擊療法,0.5~1.0g/m2體表面積,靜脈滴注,3周后重復。病程好轉后,逐漸拉長間隔期,每3個月1次維持。
3.一般療法急性期病人應臥床休息,
慢性或病情穩定者可適當活動,注意勞逸結合,保持樂觀情緒。有感染者應積極控制感染;有光過敏者應避免直接暴露于陽光下;避免服用可引起藥物性狼瘡的藥物;未生育的應嚴格避孕。